內地政治、經濟動盪持續,重慶市委書記薄熙來被革職在太子黨、軍隊和傳媒引起的爭議仍在發酵,國企營利驟減、深圳主要經濟數據出現負增長,令經濟硬着陸的疑雲再起,並造成A股暴跌。本已受新特首民望低、西環治港困擾的香港,又如何應對來自內地的這一波震盪?
權鬥增加中國風險
內地股市一直斯人獨憔悴,前日未隨環球股市上漲,昨日跌勢又遠超外圍,一顯「哀股」(A股的諧音)本色。有新順口溜曰:「樓市、房市、股市、西紅柿,事事鬧心;A股、B股、H股、雞P股,股股噁心;大跌、小跌、陰跌、放量跌,跌跌不休;樓價、油價、菜價、豬肉價,價價上天;大奶、二奶、酸奶、純牛奶,奶奶害人;動車、火車、貨車、小汽車,車車追魂。」橫批是:「中國有風險,投胎需謹慎。」
「鬧心」是北方方言,意思是窩火、心煩,類似「激氣」。「西紅柿」指重慶事變,因重慶在中國西南,薄熙來主政時又以唱紅聞名。儘管中共高層未再公開回應薄熙來事件,但當局嚴密監視相關消息、評論的傳播。上周在微博透露長安街「軍車如林」的記者李德林已失蹤多日,據稱會被刑事拘留七日。
「雞P股」指GDP(國內生產總值),內地網民戲稱為「雞的屁」、「雞屁股」。總理溫家寶在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將今年的GDP增長目標調降至7.5%,不再保八,曾一度引起環球市場震盪。對中國經濟硬着陸的擔心,似乎又從近日公佈的經濟數據中得到印證,上證指數極有可能跌破年初低位2,132點。
有人質問:「溫總理,你說讓人民增加資本性收入,老百姓怎麼沒感覺到?」也有人調侃副總理王岐山亂搞「小三」,因他前日到北京考察「新三板」(中關村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問題時,強調要建設場外交易市場,加劇市場對資金分流的擔憂。股民的怒火燒向中共高層,顯然不只因為股市暴跌,還因為高層的權鬥增加了中國的風險。
李平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