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過香港仔隧道,彷彿踏入另一國度,那裏有開了35年的海洋公園,聞名海外的避風塘,有山,有海,當然更有港島南區的悠閒氣息;縱使那裏也有工廠,但工業氣息竟也與附近的山海連成一體。近月,區內正靜靜地起革命,街上忽然多了潮人蹤迹,晚上有老饕到臨,星期天,更不得了,整個香港仔黃竹坑,竟然變了品味生活的食玩買新地標。
記者:周燕
攝影:林栢鈞、黃子偉
香港仔與黃竹坑,昔日打魚農作耕,時移世易翻兩番,因為呢度有空間,潮人進駐廠廈間,假日約嚟慢慢嘆,皆因呢度:有山,有海,有天空;有林,有樹,有海馬;有衫,有鞋,有家品;有飲,有食,有生活;有人,有廠,有港鐵;有歲,有情,有將來。
時裝人扎根
許業基(Kei)2006年創立品牌CreaturedeKeis,2010年在灣仔聖佛蘭士街開設時裝店Blouseripped。今年初,Kei結束灣仔店,把業務搬到黃竹坑工廈,由零售轉做批發,並為本地時裝品牌做代理。「經營時裝,黃竹坑可算最為集中,大品牌如Joyce、I.T,細品牌和很多時裝代理,Showroom都設在這裏,所以在這裏做生意,Network比較強。」Kei現時的客戶主要是時裝買手,有半數是內地人,他認為以黃竹坑作為品牌立足點有助凝聚這個圈子的力量,「例如我可以帶內地客找區內其他品牌代理,我跟顧客的關係也變得密切一點。」
跟很多小品牌設計師一樣,Kei在灣仔舊店,面對租金壓力,不得不搬,「在市區,每半年至一年續簽租約,做一至兩年可能已經被趕走。做時裝品牌需要時間建立歷史,整個香港都充斥着很多清拆及重建,店舖不停變,一時是飲食,一時是時裝,不過都是佈景板,我不想浪費時間!」工廈租金比地舖平,而黃竹坑工廈才剛起步,租金比觀塘的低,好像Kei的Showroom每呎才12元,「在觀塘,租金動輒是19至26元。」至於柴灣工廈,那裏多是攝影室;而海怡半島工貿中心,多年前已經成為名牌的特價倉減價場,租金相對較貴,小品牌難以承擔。
眺望遠景觀
Kei的Showroom佔地三千多呎,不但地方寬敞,還有個面臨山景的小露台,向左看,是海洋公園,景觀無論如何都不像工廠。這環境條件看似無關痛養,但對於創作人來說,就變得十分重要,因為景觀有多遠,思想就有多遠,「觀塘節奏很急促,無山無海無陽光。這裏起碼有山,往外望,有遠景,人就能夠放鬆了。」Kei認為雖然黃竹坑聚集了一些時裝品牌,但始終以Showroom及辦公室為主,一般消費者,除非對時裝有要求,否則不會山長水遠去黃竹坑,「香港人不喜歡長途拔涉購物,購物習慣往往追求方便,未至於會為得到一樣東西而瘋狂。」
時裝買手Sheila是Kei的熟客,最近才開始到黃竹坑選貨,她認為黃竹坑不久將來,可以如火炭般,越來越多人認識,「最初火炭是藝術家集中地,他們的作品吸引越來越多人來火炭看展覽,我相信黃竹坑也可能有類似的發展。」
Blouseripped(28611208)
WCH潮人
家品集中「型」
芸芸工廈中,黃竹坑出現一座全新玻璃幕牆的商業大廈OneIslandSouth,不但連卡佛在這裏設家品店,更有一些特色小店,好像專賣中式古董家具的TheRedCabinet,雖是去年10月才進駐,但早在1997年已經在中環荷李活道經營業務,惟中上環一帶租金越來越昂貴,於是另起爐灶。負責人ClarrisaWong指,家具店需要較大空間展示貨品,黃竹坑租金較中上環平,地方又夠大,現址三千呎,是舊址的三倍。「去海怡工貿購物的人,都會經過黃竹坑。」她也憧憬南區將有港鐵直達,往返中環的交通便利,選址這裏,不作他想。
黃竹坑的確有很多家品店,好像專營北歐家具的Manks、風格七彩的Mirth等,都在工廠設店,但Clarissa還是喜歡四正乾淨企理的商廈。店裏的貨品主要從甘肅、山西、吉林、蒙古一帶收集得來,動輒百多年歷史,視乎家具狀況及風格,略作修補、上色。由於不是大眾化家具,顧客主要是熟客,對生活用品有要求,偏好不同風格的Mix&Match,因此即使現址遠離市中心,也不影響生意。
TheRedCabinet(28680681)
徐遠華(黃竹坑區議員)
「黃竹坑多處大興土木,陸續有寫字樓落成,黃竹坑邨舊址正興建大型私人屋苑,規模大如太古城。預計十年後,這裏會變成另一個灣仔,成為金鐘的附屬區。」
也斯(作家)
「我童年在黃竹坑鄉村度過,從前住在南朗山腳,一個叫黃竹坑村的地方,那裏的確長滿黃竹,是一片田地。後來附近開始出現工廠,我特別記得一間燈紗廠。」
盛智文
「我在舂坎角住了40年,可算親睹黃竹坑發展。我最印象深刻的是董建華邀請我協助發展海洋公園。當年,我坐在纜車細看沿途山景及深水灣風景,真的激動人心!」
現在與未來
最近有時尚品牌陸續進駐黃竹坑,好像陳冠希潮店CLOT、時裝代理Electricsekki、意大利廚具Strato,當然少不了名廚Eddy的ChefStudio私房菜餐廳。這個通往南區的小社區,隨着港鐵即將落成,未來十年將有重大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