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華僑少沾政治 求和諧

老華僑少沾政治 求和諧

地圖上,仰光市西面是唐人街。這裏的老華僑卻大隱隱於市,街上有些金舖、食店的中文招牌,過百年的廣東觀音廟、福建慶福宮香火依舊。但除此以外,你不會意覺這裏是華人社區。
位於MahabandoolaRoad的唐人街,老華僑仍叫它作「廣東街」。走進附近一家金舖,老闆是緬甸土生土長的廣東人。記者想換緬幣,老闆立即以中國生意人老練的眼光,細看記者的兩張百元美鈔,不消一秒,就以口音濃重的中文說:「呢張可以換八百(1美元換800緬元);呢張有摺痕,換七百八。」見記者狐疑,又解釋:「我們這裏是這樣,銀紙舊了價錢會差點。」
錢銀交易精明幹練。當記者不經意提起「周日有選舉喎」,老闆只說:「啊,係。」換個話題,聽說緬甸政府將容許官方滙率有限度浮動,以利經濟,老闆看記者一眼,然後不徐不疾地曉以華人生存智慧:「先看看,報紙上寫的未能作準。」
金舖老闆是典型緬甸老華僑,祖輩飄洋過海,在異邦落葉歸根,卻經歷戰亂政變排華,世代相傳要謹慎低調,少沾政治,小本經營但求安居樂業,與當地人力求和諧。

「新華人」惹反感

緬甸近年卻出現大批「新華人」。據報,在緬甸第二大城市曼德勒,中國人已升至佔當地人口四成。有些緬甸人說,部份近年湧入的暴發中國人跋扈張揚,粗野吵嚷,讓當地人反感。情況倒有點像香港近年的「反蝗」風潮。
昂山素姬早前到鄰近中國邊境的緬甸北部城市臘戍舉行造勢大會,特別強調她領導的全民盟一旦勝選,也不會損害華商的利益。她的演說針對有人挑撥華人社區,反對被視為與西方關係密切的全民盟,但也反映緬甸人對近年到當地做生意和居住中國人的不滿。
昂山素姬對中緬關係的公開立場,一直是不會視這個強大的鄰國為敵人,希望與中國建立平等互惠關係。她到臘戍拉票,特別強調華商的生意也不會因全民盟勝選而受損,強調尊重華商和華人。這是昂山素姬政治上務實的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