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富汗回教國,重男輕女,即使你腰纏萬貫,沒有個兒子,總成為別人笑柄,結果很多沒兒子的父母流傳着一個傳統,就是讓女兒女扮男裝(BachaPosh)。這做法雖讓女孩難得享受一段與男孩看齊的自由日子,卻令她們長大後出現身份認同問題。
前國會女議員拉菲哈特育有四名女兒,每朝女兒上學,其中三女白裙和披白紗,蓄短髮的幼女梅爾努赫(Mehrnoush)卻赫然不同。她穿西裝打領呔,踏出家門叫「邁赫蘭」,一個男孩的名字。拉菲哈特解釋,在阿富汗,有子萬事足,是名望的象徵,沒有兒子,鄉里會嘲笑,所以才把幼女扮成男孩。
失去性別身份認同
像拉菲哈特這樣想法的母親,阿富汗比比皆是。很多人把女兒扮成男孩,是為了讓她們在街頭工作,賺錢養家。有的則是祈求好運,希望真主賜她們一個兒子。
女扮男裝,凸顯了男女不平等問題。拉菲哈特說,她小時候也扮成男孩,「體驗過男女世界的分別,試過難得的自由,讓我在事業上更進取」。但天生是男孩才有自由,女扮男裝的傳統,其實侵犯了女孩的人權,令她們失去性別身份認同,當17歲時無法再扮男生,要重過女生生活,就更難以適應。
伊拉哈(Elaha)女扮男20年了,日子晃過,更不願嫁人。「假如父母逼婚,我會為阿富汗女子的悲哀出氣,狠狠地毆打丈夫,每天鬧上法庭。」
英國廣播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