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去年盈利達147億元的港鐵宣佈,按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今年6月加價,加幅5.4%,400多萬乘客平均每程須多付約0.3元,估計加價後港鐵可多賺近10億元,是07年兩鐵合併以來最高加幅。市民及議員強烈不滿港鐵賺大錢仍年年加價。政府表示,正檢討港鐵的可加可減機制,學者批評機制完全無考慮市民負擔能力,有極大缺陷。
記者:麥志榮
港鐵市務及車站商務總經理楊美珍昨在記者會上宣佈,根據可加可減機制內兩個因素,即運輸業工資指數上升5.1%及綜合消費物價指數上升5.7%,計算出港鐵今年6月最多可加價5.4%,具體各路線加幅將在5月底公佈。港鐵同時會考慮再推出類似去年的搭滿100元送一程優惠。港鐵稱去年盈利大部份來自地產收益,有升有跌,須有穩定票價收入持續改善服務。
港鐵加價毋須經行政會議審批。按5.4%加幅推算,元朗至灣仔八達通車費將由每程22.9元加至24元;沙田至中環由13元加至13.7元;將軍澳至旺角由8.4元加至8.8元。
運輸及房屋局已聘請顧問檢討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機制,今年下半年會諮詢立法會及公眾,今年底至明年初有決定。
經濟學家關焯照認為,港鐵票價可加可減方程式有極大缺陷,港鐵乘客是普羅大眾,但票價全無考慮市民負擔能力,以及工資增長可能追不上通脹等問題。他建議,政府可用家庭收入中位數、失業率等經濟變化數據,制訂負擔能力指數,加入票價方程式中;若指數顯示市民負擔能力下降,應降低加幅。
要求政府收回審批權
嶺南大學公共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何濼生認為,方程式中的通脹及工資指數已反映港鐵經營成本,若加入盈利限制指標,有利有弊,到日後港鐵盈利下降仍有權加價。他指出,港鐵擁有一定壟斷地位,可研究加入明確的服務質素指標,若服務變差,可削減加幅。
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主席鄭家富批評,港鐵加價對乘客造成很大負擔,推出的優惠措施只是小恩小惠。他會在立法會交通事務委員會召開特別會議討論港鐵加價,也會以委員會主席身份去信候任特首梁振英,要求他正視這棘手的民生問題。
民間監管公用事業聯委會發言人蔡耀昌強烈不滿:「去年純利有140億元仲要加價,而且加幅遠高於去年,估計加價後再賺多10億。」他促請政府收回港鐵加價審批權,加價應經立會通過。
港鐵近年加價幅度
年度:2012年
加價幅度:5.4%
對上一年盈利:147億元
年度:2011年
加價幅度:2.2%
對上一年盈利:120億元
年度:2010年
加價幅度:2.1%
對上一年盈利:96億元
資料來源:《蘋果》資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