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豬狼惡鬥,港人總當何俊仁透明。主流傳媒不想訪問他,民望徘徊谷底。「鐵頭仁」否認「hea選」,反稱已經盡力,認為落敗早注定,「所以民望點都唔會高」。回望這場苦戰,他自言還可更sharp、更瀟灑,寄望五年後泛民另覓賢能出選,「有能力同魅力,跑起上嚟就唔使咁辛苦」。一直無法喚起市民的激情,這是否遲來的自知之明? 記者:白琳
拍照前,何俊仁突然從口袋抽出粉藍面油紙,輕印鼻頭和前額。他本身毫不姿整,頭髮懶得剪,西裝袖太長照樣穿。他參選後找劉天蘭做形象指導,打扮從頭學起,「原來個袖太長睇落去好論盡。家勤飛髮,着衫唔好凸件底衫出嚟。好彩唔使大執,橫掂我點執都唔會變謝霆鋒」。
打着挑戰霸權旗幟
這場形象工程不只針對何俊仁,還有泛民。何的參選目標是為市民發聲,開始時打着挑戰霸權的旗幟,但有一點他甚少提及:要證明「泛民有管治能力」。除了練口才,他出席了30多個選委界別大會,每次都熟讀政策,慘過考試。以三名候選人首次同場的環保界大會為例,他把政策文件複習了三次,與專家反覆討論數十個題目,「黨友話唔衰得,嚇到我死」。
最後環保界代表同樣給何俊仁和梁振英70分,何也滿意表現,「唔好話我哋唔得,絕對唔輸蝕過做特首嘅人,專業界別唔會覺得我丟架」。不過何在環保界的支持率仍較梁振英少一大截,他慨嘆這是「政治現實」。
何俊仁的民望如他的高度,長期被對手拋離,初期一直低於10%,因唐英年僭建醜聞才微升。
何直認從沒花精神提升民望,「連環保分子都只會支持選到嘅人。民調對我嚟講唔重要,傳媒唔重視我,爭取支持只會俾人笑」。
辯論表現大獲讚賞
為了反對小圈子而參加小圈子選舉,何俊仁被批評像人質、小丑,軟弱乏力。何反駁,最初梁唐玩捉迷藏,梁要求辯論,唐龜縮,何「成功爭取」與梁對決;入閘後,唐反攻,梁收韁,變成唐何對戰。何認為,沒有他,多場辯論都辦不成。加上電視辯論和選委答問大會,他已扳回一城,市民也讚他「問得好」,「冇我喺度,邊個問六四、普選?估唔到梁振英咁渣,連回鄉證問題都唔識答門面嘢,反映佢唔關注基本人權」。
2017年,何寄望泛民組織聯合黨派內閣參選,雖然不一定贏,「邊個話有普選泛民就贏?可以做有力在野黨,我好樂意街頭抗爭。今次經驗係長期抗爭一部份,長毛畀人趕,我企上台去質唐梁。只要方向一致,唔同抗爭路徑可以共存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