迫美結束超低息聲音增

迫美結束超低息聲音增

【本報綜合報道】美國首季的經濟數據,反映經濟狀況持續好轉,但聯儲局依然未就貨幣政策方向有任何表示。有數位貨幣政策專家已開腔警告,美國超低息政策已維持太久,繼續下去將會後患無窮。
日本央行行長白川方明及國際清算銀行(BIS)行長卡魯拿(JaimeCaruana)警告,極度寬鬆的貨幣政策適用於危機處理,但時間一久,措施成本將會與日俱增。
聯儲局上周末舉行會議,多位央行行長及貨幣政策專家出席。卡魯拿坦言,寬鬆的貨幣政策的確能為改革「買來時間」,但卻同時很容易令人坐以待斃,甚麼也不做。他續稱,令金融危機結束的最佳辦法就是還原央行的資產負債表,令經濟能夠依靠基本因素增長。
超低息口的確能有助刺激經濟,包括讓企業延遲在賬目上記錄虧損,但卻同時削弱銀行營運利潤,令銀行追求沒有生產力的交易活動而非長遠投資,引發新一輪追求高風險的熱潮。

日行長:宜考慮副作用

而白川方明亦對現時美國的貨幣政策有意見,他表示:「儘管有資產泡沫爆破後,積極的貨幣寬鬆政策是一定需要的,但應同時將其副作用及限制納入考慮之內。」他又指不斷攀升的商品價格,正是聯儲局超低息政策的副作用。
前歐洲央行行長特里謝口氣似乎較樂觀,但對現時寬鬆貨幣政策下的前景非常審慎。他認為當金融系統變回正常後,環球央行就能停止這些泵水政策,但特里謝同時擔心這些非常措施會因央行之間「相濡以沫」而成為新常態,這將對金融系統的操作有着即時及嚴重的威脅。「沒有人會想到在雷曼兄弟爆煲這麼久後,(央行)仍然需要將資產負債表維持在如此擴張的水平。我們仍然在危機之中。」
美國聯儲局自08年金融海嘯爆發以來,已經買入總值2.3萬億美元的證券向市場泵水,並將聯邦基金利率大幅向下調低至近零息水平,以刺激經濟增長。而儲局暫時並未認為其超低息政策會帶來甚麼問題,上次議息聲明中重申延長超低息政策至2014年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