暢談富論:新興市場貨幣看俏

暢談富論:新興市場貨幣看俏

風險資產價格持續回升,歐洲央行透過長期再融資操作(LTRO)進一步提供支持及注入流動資金,令歐洲銀行系統及主權債券市場的壓力顯著紓緩。希臘同意財政改革及債務掉期條款之後,已獲歐洲各國政府批出新一輪援助,從而為其債務重組鋪路。
此外,美國2011年第四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年增長率經季節性調整後上調至按季增長3%,加上就業數據連續數月表現相對強勁,美國經濟再次衰退的可能性較微。中國方面,亦有越來越多指標顯示經濟將會「軟着陸」,而非「硬着陸」。

南韓、馬國短債潛力大

我們認為歐洲問題的關鍵將轉變成政策執行,而在美國,相信於總統大選之前當局不太可能推出重大的財政整頓措施或更為迫切的福利改革。新興市場方面,面臨的挑戰包括當流動資金開始流入時,這些國家或需逐步撤回其預防性寬鬆措施。
展望未來,我們認為強勁的經濟與政治基本因素將為多個新興市場及部份已發展市場帶來支持。新興市場的優勢並不僅僅在於其高增長,其債務水平亦十分健康。
部份新興市場已從過去的危機中汲取教訓,致力累積外滙儲備,現在其儲備已是世界數一數二。截至2011年底,坐擁逾3萬億美元儲備的中國是世界最大的儲備國,其他新興經濟體如俄羅斯、巴西、南韓和印度同樣位列世界十大。
我們相信新興經濟體的強勁基本因素將長線逐步反映在新興市場企業的盈利和股價上。然而,投資者亦要注意通脹和市場波動等風險。近期部份國家的通脹壓力有所紓緩,容許個別央行轉向刺激經濟的貨幣政策。
在固定收益方面,我們正身處現代史上印鈔規模最龐大的時候,充裕的流動資金繼續流入宏觀經濟基本因素強勁的國家,尤其是區內貨幣被大幅低估的亞洲。我們看好南韓、馬來西亞、澳洲和其他與中國經貿關係密切的國家的短期債券。由於美國、歐元區和日本的貨幣政策極度寬鬆,我們預期新興市場貨幣兌美元、歐元和日圓走強,另外避免投資長期債券以減低利率風險。

富蘭克林鄧普頓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