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億人用《漢語拼音方案》

15億人用《漢語拼音方案》

周有光主持制定的《漢語拼音方案》,被譽為是漢語(中文)走向拼音化和國際化的橋樑。這套系統出來前,漢字主要採用北洋政府於1913年頒佈的注音法進行辨讀,但注音符號是以古文或象形文字修改而成,對初學者仍有一定難度。
中共建政後於1955年開始文字改革,並制定《漢語拼音方案》。該方案以普通話為讀音標準,採用拉丁字母作為漢語拼音符號系統,由21個聲母、36個韻母和四個聲調配合組成,不但大幅減少記憶困難,更使漢語實現了與國際接軌。
《漢語拼音方案》1958年在內地正式推行,實施50多年來,不但是內地讀書識字的方法,更是大部分海外華人及外國人學習漢語的工具,並獲聯合國認可採用。台灣於2009年引入漢語拼音,作為地名標識。全球約有15億人使用。周有光因之被譽為「漢語拼音之父」。
《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