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不少讀者曾聽聞「供樓負擔比率」一詞,所謂「供樓負擔比率」是指每月樓按還款支出佔每月家庭收入的比重,此比率為分析樓市的其中一個指標工具。
然而,坊間有不同版本的「供樓負擔比率」供市場作參考之用。箇中原因,主要是各自計算方法均存在不同假設。事實上,計算每月樓按還款支出除了取決於「樓價」及「按揭息率」的走勢外,「單位面積大細」、「供款年期長短」以至「按揭成數多少」的設定亦是重要的影響。
不同的供樓負擔比率走勢通常近似,惟在不同的設定下,走勢圖則高低有別。例如,若將還款期增加,或按揭借貸成數減少,同樣會令比率走勢往下移動;又例如將單位面積增加的話,物業樓價亦相應提高,供樓負擔比率則上移。
供樓負擔比率單一數字可作為市場的參考,但更重要的是,應與「以同一組假設的基礎下計算」的長期走勢作分析,並以不同時期的供樓負擔比率的情況作比較。現市況為例,樓價與97年相當接近,部份屋苑甚至更超越當年高位,但由於現時居於私人物業的家庭入息中位數比起97年為高,而按揭息率亦遠遠低於當年,因此置業人士應留意未來息率的走勢,若息率大幅上升,每月供樓負擔亦會因此而增加,多出的供款將為置業人士帶來一定的壓力。
Emai: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