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字部:火燒豬小袋 索顏

食字部:火燒豬小袋 索顏

每樣東西都有它的存在價值,像食物內臟,有人認為是下欄之物,也有識貨之人愛它甘香味濃,又富有美肌功效視為寶物,更以內臟入饌炮製成天下美食。下星期一主打內臟食材的「大阪好樂滿」燒肉店就會正式開幕,定要把這個內臟美食文化發揚光大。

記者:黃婉婷
攝影:黃子偉
Model:Ayani@PureModels

MukoangieProfile:

日本的二人搞笑組合,成員Angie是長居日本的香港女生,Muko是土生土長的大阪人,對日本飲食文化極為熟悉,對美味的內臟更是讚口不絕。

刁鑽內臟夠驚喜

大阪人很多都愛吃好樂滿(Horumon,即內臟),不論豬牛都愛。來自日本的搞笑組合Mukoangie說,大阪市內設有不少好樂滿的專門店,店內供應的內臟種類多不勝數,味道出色惹味,加上好樂滿蘊含天然的骨膠原及維他命,具有養顏美肌的功效,所以深受當地人的歡迎。而新店「大阪好樂滿」看準香港人對日本美食及內臟的熱愛,於是率先把這個健康美食帶入香港。稱得上內臟專門店,餐牌上的內臟款式佔七成,種類繁多沒令人失望。主要設有牛及豚類好樂滿,全從美國及澳洲等地入口,當中不乏罕見的豬小袋(子宮)、豬鐵炮(直腸)、豬吉士(豬胃)、牛蜂巢(第二個胃)及牛沙瓜(第四個胃)等,食得刁鑽令人驚喜。燒內臟的食法與一般燒肉無異,不同食材會預先以醬油、鹽或味噌調味,吃時也可因應喜好蘸點店方供應的檸檬汁、醬油及麪豉醬,以增加滋味。除燒烤用的內臟,店內亦找到廚師炮製的內臟菜式,包括以內臟作配料的燒芝士咖喱石頭鍋飯、好樂滿炒麪及灼好樂滿等,絕對能滿足一眾內臟愛好者。由於新鮮的內臟食材易變壞,所以店方對於處理及保鮮過程非常嚴緊,日籍主廚表示每種內臟均要獨立處理,用過的砧板及刀必須用專用清潔劑清洗乾淨,而且切件後即時冷藏,解凍後便不能再用,即使賣不完也要丟掉,加上內臟的保存期只有一星期,以確保所有食材都是最新鮮。

■店內佈置以紅色及木色的簡約日本風為主調,店內外放有大阪吉祥神像BILLIKEN作裝飾,令人恍如置身日本一樣。

■內臟以外的選擇,重200-250克,夠晒份量,且脂肪比例多,極香。

■燜腍內臟後與蔬菜製的咖喱汁同煮,淋上石鍋飯面後加芝士烤焗而成。

■湯底是用牛小腸油炸而成的脆油渣所煮,故充滿濃郁的牛油香味,佐燒肉一流。

■自家訂製麪條加上如牛栢葉、腸、胃先燜煮三小時,再以椰菜、洋葱、韭菜及秘製日本炒麪酸汁炒至乾身。

大阪好樂滿(25911821)
銅鑼灣登龍街41-43號金龍大廈地舖

法國也瘋狂

提起法國內臟菜,很多人只聯想到鵝肝,其實對生活品味甚有要求的法國人又豈會獨沽一味?他們天生鍾情濃味,早已懂得欣賞內臟的滋味之處,故當地餐館常以牛肚、牛腰、羊腰、豬血等內臟入饌。最近被蘇絲黃撰文讚賞的Bistronomique是其中一家會做內臟菜的法國餐廳,總廚DavidLai曾到法國任廚多年,對地道法菜可謂瞭如指掌,所以為Bistronomique設計餐牌時,堅持加入正宗內臟菜,希望讓更多食客品嚐到多元化的法國美食。店內供應多款法國常見的內臟菜式,如牛骨髓、豬耳及須預訂的牛腰和牛肚,還有賣相烏黑的豬血腸,名為BoudinBasque,法國人最愛當早餐,外形類似英國的BlackPudding,但英式以100%豬血製造,而法式則會混合豬肉及豬膶,令口感更富層次。

■豬耳、豬脷和豬面脥煮至起膠,加入紅蘿蔔粒冷藏凝固成啫喱狀。

■澳洲入口的牛骨髓,表層塗滿番荽及牛油,焗至外香內軟,骨髓牛味特濃,油膩感較重。

■牛的橫隔膜部份,肉質腍軟,肉味濃帶少許膻味。

■製作法國豬血腸時,混入少量豬肉及豬膶,入口粉嫩;切片煎香後灑上辣椒碎,微辣感可辟走血腥味,味道更易被接受。

Bistronomique(28188266)
西環堅尼地城爹核士街1號B地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