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月15日是豪華郵輪鐵達尼號(Titanic)沉沒100周年,最新一期《國家地理雜誌》(NationalGeographic)刊出多張用先進聲納儀器拍攝、前所未有地清晰的鐵達尼號殘骸影像,有助了解這宗導致逾1,500人死亡的海難實況。
美國伍茲霍爾海洋研究所於2010年8月至9月,出動三個機械人深入大西洋3,788米深海床,利用側掃聲納和多波束聲納技術,繪製出範圍涉及面積8公里乘4.8公里的圖像,全面細緻顯示鐵達尼號殘骸模樣。從斷開的兩截主體船身側面損毀情況,可推斷100年前鐵達號撞向海床的情況。郵輪前半截,船頭先迅速直插入海,船身遭冰山撞穿的多個洞清楚可見。郵輪後半截則較複雜,插入海底時,整個船底下陷,海水衝入船身內部結構,在高速和強勁水力下形成螺旋效應,把船身鋼鐵嚴重扭曲至難以辨認。
英國《每日電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