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藝術中心看香港話劇團的劇季壓軸之作《心洞》。馮蔚衡導演,蘇玉華、潘燦良主演。
劇本原創是美國的大衞.林賽──亞貝爾(DavidLindsay--Abaire),故事很簡單,說一對夫婦因為車禍失去了四歲的兒子,在十個月中如何面對傷痛。平凡的情節,卻因出色的劇本而變得絲絲入扣,動人心弦。全劇圍繞着「傷痛」這個主題,探討人類對此的承受能力和舒解方法。對白非常精采,往往在看似不經意的絮叨中,突然驚濤拍岸,湧起高潮。觀眾此時才知之前的絮叨都是鋪排,其實早有伏兵,只等時機一到便千軍萬馬殺出來。於是便不敢疏忽一句對白,步步為營,預備下一次「中伏」,期待下次高潮。
英語劇本出色,李正欣的粵語對白也翻譯得靈巧生動,盡取精髓。導演節奏把握得細緻入微,跌宕有致。然後便是演員的功力。潘燦良和蘇玉華把一對深受喪子之痛的夫婦演繹得入心入肺,他們在台上心痛,觀眾觀之也替他們覺得痛,尤其是蘇玉華幾次在傷痛中掙扎得難以自拔,台下一片寂靜,觀眾也悲從中來。那一刻,既是憐憫,也是共鳴,對於「傷痛」,每個人都會有屬於自己的心結,有些撫得平,有些撫不平,都給蘇玉華引了出來。
這齣戲可寫之處還有許多,比如另外三位演員黃慧慈、雷思蘭、凌文龍的精采之處,但篇幅有限,最好你自己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