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看本地樓市?還是要留意「錢」的因素:
(A)全球整體資金流量,近年增加速度相對實質經濟生產高了不知多少,多了的銀紙會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和通脹。
(B)本地資金進出量雖說本地利率因聯系滙率會受美國走勢帶動,但資金進出量可時正時負。正時多寬鬆,負則收緊。
(C)本地金融政策和措施,包括SSD及按揭上限,
有人買樓如置古董
有說現時看不到本地樓價大跌因由,這不無道理,一來近年有不少外來資金捧場;二來港人整體收入亦多了些,加上有平錢借,供應趨少而年輕一代就算未婚亦喜愛有自己的「窩」,甚至有人買樓如置古董,價格不升才怪。但環境有利價格是一回事,價格於高位運行又是另一回事,前者的存在並不一定能抵銷後者的風險:
(1)為甚麼認為樓價在高位運行?無論是過往30年、15年或近8年,現價位皆高過高標準差水平。若以樓價除以家庭入息等計,私人住宅樓價相對收入比例多是8或以上,並不算低。
(2)有不少樓市的研討會及訪問,筆者近12個月應邀請參加一些研討會和接受訪問,若非樓市興旺,就算有免費研討會亦無人問津。那麼現今可有甚麼投資策略?雖不是人人適用,可考慮以下方法:(甲)賣掉較遜(如地點差)物業,尤以有賺時;(乙)只保留優越的,借貸不要太盡;(丙)儲備一點現金,用來必要時「執平貨」。
鍾維傑
「地產得」獨立房地產分析網站
http://www.Real-Estate-Tech.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