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革歷劫 族譜僅存一套

文革歷劫 族譜僅存一套

【本報訊】要取閱梁振英的族譜殊不容易,記者多日在威海梁氏後人聚居的橋頭鎮多條村莊追查,終在距柴里村一公里旁的黑石村,找到掌管世上僅存一套梁氏族譜的梁超。
「平常人要看這套族譜,就是給一萬塊都拿不出來,因為平時都是鎖在派出所的保險櫃裏。」他說。
該套族譜原是1748年(清乾隆13年)由居於威海橋頭鎮的梁載曜游歷各村,參閱宗譜及先祖墓誌編修的,當中記述梁壽之子梁氏系和居住地。梁載曜居於柴里村,其支世系由梁壽開始一世,下歷二世、三世……直至修編族譜的梁載曜為十世。

梁振英屬第十七世

現存的『梁氏家乘』孤本是民國13年(1924年)大規模重修的,共有十二卷;詳細記載各支派世系及居住地,當中將威海梁氏分為四大支派,分別為梁奉先、梁敬宗之支派;梁壽之支派;梁瓚之支派及梁曉林支派。
掌管該套家譜的梁超表示,家譜中記載,威海梁氏受清朝歷代皇帝敕封、浩授及浩封共92人,知縣以上官員23人。其中1798年出生的第十二世祖梁萼涵,22歲中進士,在嘉慶年間曾官至山西、雲南巡撫、兵部侍郎兼都察院右付都御史,屬正二品官;其後入翰林院任道光皇帝的老師,卒於1858享年60歲。
梁振英為梁壽之派,梁的爺爺為十五世的梁葆珣,育有三子,長子祺元、二子慶元(過繼給堂叔)、三子澤元;澤元就是梁振英的父親梁忠恩,按輩份梁振英已是第十七世。現時在柴里村中,與梁振英血緣最親的有大伯祺元的兒子景新一家,二伯慶元的孫兒等十多人。
掌管『梁氏家乘』孤本的梁超透露,威海梁氏家譜留世共有五套,每套十二卷;其中一套由其父親保管。文化大革命時,父親要將族譜拿去燒,因他喜歡研究祖先歷史,最終將族譜奪下。其他四套則被燒毀。梁超說:「這個可是拿命來換的,要是給紅衞兵發現了,全家人都會拉去批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