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成本大增兼飲品業務放緩,康師傅(322)躋身藍籌股後首份業績較市場預期遜色!集團截至去年底止純利減少12%至4.2億美元,為六年來首次錄得倒退,長債亦在上季急增。去年旗下產品市場佔有率亦全線下跌。
記者:林靜、陳健文
有出席康師傅分析會議的外資行分析員說:「根據公司提供嘅資料,按金額計即食麪市場佔有率由去年第三季嘅41.4%跌到40.9%,瓶裝水就由25.2%跌到22.1%,瓶裝茶仲誇,由54.6%跌到50%,都唔知佢哋搞乜……百事單deal咪仲係話等緊商務部批囉。」
沽空比率急升至53%
該分析員又指出,除了表示因無推出奶茶而令集團瓶裝茶市場佔有率下跌外,管理層並無詳細解釋其他業務下跌原因。
另一名同樣有參與會議的外資基金經理說,不滿管理層解釋空泛,連今年資本開支預期也沒有提供,前景預視性低,好似「耍緊佢哋」。
業績不理想,拖累康師傅股價昨午後復牌後一度跌4.3%,惟其後喘穩,收市倒升0.6%,報23.55元,成交激增至3.3億元。不過,股份沽空活動自上周四起驟增,沽空比率突然由普遍不足一成急升至53%,近兩日亦高逾四成,反映已獲淡友覬覦。
康師傅去年營業額雖約78.67億美元,按年增17.7%,但期內銷售成本增兩成至57.79億美元,行政費用亦大升五成至1.9億美元,令毛利率僅錄26.5%,減1.9個百分點,每股盈利減12%至7.51美仙,末期息亦縮水12.2%至每股3.75美仙。
即食麪、飲品溢利跌
集團去年各業務收益全數錄得增長,其中兩大業務即食麪及飲品的收益,分別增兩成及13%,惟受累原材料及勞工成本不斷上漲,溢利分別跌0.1%及39.5%,飲品業務在第四季更錄得5330萬美元虧損,令市場大感意外,而僅佔收益2.6%的方便食品業務有約3.5倍的收益增長。不過,三項業務的毛利率均全數倒退,其中飲品毛利率大減2.81個百分點,至25.7%。
集團歸究飲料消費不振,天氣異常、塑化劑問題及高通脹衝擊。事實旺旺(151)早前的公佈的業績,毛利亦跌2.9個百分點至37.6%,分析認為,原材料價已見回落,倘康師傅可獲批與百事結盟,相信有力改善毛利。不過,集團公告卻沒有表明進度,只指冀借此拓展商機。
值得注意是,康師傅去年底現金減少三成至5.9億美元,短債卻大增五成至7億美元,長期借貸更加激增2倍至5.5億美元,與首三季的1.8億美元相比,即第四季的長債大增3.7億美元,令集團由淨現金公司變成錄得約三成的淨負債比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