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首兩個月企業續以發債為融資主力,但滙豐銀行環球銀行常務總監兼亞太區主管張禮信(RussellJulius),及環球資本市場亞太區主管范禮泉(GordonFrench)均表示,隨着債息越追越高,加上股市估值仍偏低,今年稍後融資市場或出現轉捩點,需求從債市轉投股市。
相信今年本港新股發行及股票融資活動可維持去年強勁表現,並由內銀內企及跨國高檔消費商「接力」上市。
內銀內企接力上市
去年滙豐擔任數宗本地大型企業的上市保薦人,如周大福(1929)、電盈(008)分拆電訊業務以商業信託上市,以及首隻人民幣計價的匯賢產託(87001),張禮信指出,去年是本地新股上市異常蓬勃的一年,很難想像今年再有相同規模的本地企業集資活動。
不過,受市況波動影響,去年延遲上市計劃的若干優質內企,他相信今年會捲土重來,包括下周路演的海通證券、光大銀行及民企徐工機械等。
人幣單邊升值不再
他預期,新股發行及股市融資活動今年可保持暢旺,唯一不肯定是公開配售是否強勁,年內亦可能出現一至兩宗由本地上市公司以人民幣為單位的新股配售或第二上市安排。
人民幣單邊升值憧憬不再,范禮泉認為,此舉對離岸人民幣業務發展更佳,今年以來滙豐在點心債市佔率維持首位。
低息環境雖令透過息率差幅鎌錢的資產負債表管理業務收益困難,惟亦有利客戶對冲及股票融資等等收益。
他透露,為對冲基金及大型退休金提供借貨安排的機構經紀業務(PrimeBrokerage),滙豐剛在本港及區內主要市場推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