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雙非孕婦來港產子不但衝擊本港醫療體系。政府數字顯示,去年公立醫院的產科服務,主要是內地人的非符合資格人士的分娩數字,約佔醫院管理局整體的21%。
雙非孕婦急增,加重本港福利制度的負擔,去年有327名雙非兒童領取綜援,較前年的286人多出14%,更較09年的255人升近三成。
較09年上升近三成
勞工及福利局向立法會提交資料顯示,雙非兒童領取綜援有上升趨勢,去年有327人,較09年上升28%。而由社署安排寄養服務的個案中,過去兩年合共有7宗個案為雙非兒童。勞福局局長張建宗表示,跟其他新來港學童一樣,雙非兒童若符合資格在香港接受教育,他們可選擇在入讀主流學校前,先報讀為期六個月的全日制「啟動課程」,局方亦為取錄新來港學童的公營學校提供「校本支援計劃」津貼,讓學前雙非童可參加補習班及課外活動等。
此外,食物及衞生局局長周一嶽表示,據2011至12年度(截至去年12月)數據,主要是內地人的非符合資格人士分娩數字,佔公立醫院整體產科服務21%,而這類人士使用急症室服務只佔1.3%,專科門診更只是0.3%。周說,現時非符合資格人士收費,主要按收回成本原則釐定,當局會在適當時間考慮調整收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