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政府為銳意打造由上環至柴灣的港島維港海濱長廊,其中港島東一段已完成研究報告,當中涉及有商業元素的北角碼頭及鰂魚涌公園前方一段,會研究採公私營合作計劃。
由北角起至柴灣小西灣港島東的海濱長廊,是中環灣仔長廊的延伸,涉及約200公頃土地,大部份是休閒康樂為主,只有兩地方會重點優化和涉及商業發展。其中多年前太平協和曾提議「老香港」發展的鰂魚涌公園前方、海裕街一段帶狀土地上,建議以旅遊娛樂為主調的海濱發展,東西兩面各可興建樓高三至四層,和五至六層高物業,以發展文化、旅遊及娛樂設施,和附有商舖及主題餐廳等。
太協在西邊擁有一幢工業大廈,東面則有煤氣公司持有的煤氣檢管站。另在東隧出口上蓋,則擬建如多用途表演中心或動感影院等娛樂設施。
美化接連長廊街道
至於北角碼頭一段,以動感娛樂為主題,碼頭翻新後,連東區走廊下所舖設的行人板道,將設有餐廳、零售商舖及咖啡店等,且建議探討跟碼頭西面現有海鮮檔結合發展的可能。
此外,該段貫通多區的海濱長廊,除有沿途有不少休閒設施,如在譚公廟旁建臨時歷史文化公園、沿香港海防博物館北面山坡興建高架天梯形式的行人徑及瞭望台等、還附設有單車徑。另又會改善及美化接連長廊如書局街、太安街及愛德街等各區共九條街道的環境,以便利市民由各區步行至海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