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家寶撐人幣國際化

溫家寶撐人幣國際化

【本報訊】國務院總理溫家寶昨表示,人民幣必將成為國際貨幣之一,但還不能輕易判斷人民幣何時能夠自由兌換。人行行長周小川重申,要增強人民幣滙率雙向浮動彈性,要完善人民幣滙率形成機制,穩妥有序推進人民幣資本項目可兌換。

應依次開放資本賬

瑞穗亞洲首席經濟師沈建光稱,中國已經具備了資本專案開放的最初條件,即高速經濟增長、較高的儲蓄率,經常專案盈餘、大量外滙儲備,穩健的財政狀況、較低的銀行不良貸款、較多外商直接投資、發展中的國內資本市場及最少的外部債務等。
沈建光建議應採取依次開放資本賬戶方式以降低風險,確保平穩過渡;並需要更加靈活的滙率和更為市場化的利率做支撐。但亦要關注隨着資本項目不斷開放,政府宏觀調控的有效性會大幅下降,也體現在短期資本流動以及人民幣幣值穩定都難以通過過去的行政手段進行及時調整。
東方匯理高級策略師張淑嫻認為,人行新任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陳雨露表示人幣自由兌換可於5至10年間實行,時間上未見有加速;而人幣國際化時間更長至20至30年,亦是相當長的一段時間。
瑞銀中國首席經濟學家汪濤亦預期,人民幣兌美元滙率將呈現更大幅度雙邊波動;人民幣滙率是否已經接近合理價值則仍有爭議,但去年中國經常賬戶順差對國內生產總值佔比低至2.7%,人民幣已不存在高估;然而國際政壓力將迫使人民幣繼續升值,該行料今年兌美元仍會上升3%,以緩解國際政治壓力並減輕貿易保護主義威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