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爺發威 - 馬家輝

少爺發威 - 馬家輝

唐二世予人印象向來溫吞,口齒不清,支吾閃躲,然而站到辯論台上,忽然發功,窮追猛打,咄咄迫人,一時手指指,一時眼超超,露了幾手「少爺發威」的威武功架,難怪替自己爭回了不少民望點數。
至於他那幾句爆料奇招,更是直指對手的痛處核心,儘管有涉密之嫌,帶着幾分「自殺襲擊」的悲壯意味,卻無可否認產生效果,引爆了更多狐疑,對敵營的威信形象構成嚴重耗損。
民主真是個好東西,即使只是小圈子的假選舉,只因有了公開辯論,只因有了民意壓力,連一位溫吞權貴亦能有此積極轉化,試想想,如果香港有了真正意義上的一人一票,豈不更可一方面吸引更多有能之士挺身出戰,另方面迫使權貴子弟從此不敢再用金筷子來夾吃市民百姓的血汗魚肉?
其實上回感慨民主之功是劉葉和陳四萬參選立法會那一戰。當時我寫了一篇文章題為「轉化葉劉淑儀,活化陳方安生」,暢論普選程序對她們的激盪影響,如今此論顯然同樣適用於唐二世,把他活化,把他轉化,不管他最後能否選上特首,於他於港,都有功德。
然而我們難免感到哀傷:為什麼像唐二世這類權貴子弟不早點自我轉化呢?不早點少爺發威呢?為什麼不見棺材不流眼淚,不等到有了某種形式的選舉壓力,不等到自覺將被民意拋棄,才肯轉型呢?如果少爺早些發威,便不會淪落到今天傳聞遭「棄」而要急起直追了,發威之後的少爺,會否悔不當初?
而發威之後的少爺萬一落選,其實可以轉型做時事評論員。看他在辯論台上的雄風,他有資格
──歡迎加入做同行。
(編按:蔡瀾先生因事請假,其間暫由馬家輝先生執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