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rtsSurprise】在香港,如果有兒子希望成為職業足球員,相信大部份的家長都反對;但在英國,如果兒子立志當職業足球員,家長可能十分高興兼支持,因為成為英超足球員薪酬達天價,不單比專業人士有過之而無不及,只要簽下豐厚肥約,根本不用理會甚麼金融海嘯,或是所屬球會入不敷支,總之糧照出樂照享。
根據英國足球網站soccerlens.com的調查報告,英超球員在09/10球季的平均年薪,竟然高達116萬鎊(約1,420萬港元),比全英國工人平均年薪34,112鎊,竟然多出34倍。比較84/85球季,英國頂級聯賽球員平均年薪也只是24,934鎊(約30萬港元),只是比工人平均年薪高大約2.5倍。平均數字已顯示巨大差距。
天價轉播費兼富豪支撐
如果能成為英超星中之星,與平民百姓的收入距離更遠,以曼聯前鋒朗尼為例,他在上季與球隊續約後,料獲得20萬鎊周薪,相比他在02年以學徒球員身份為愛華頓上陣,一般周薪只有約100鎊,10年間足足暴漲了2,000倍。而英超最高薪球員,曼城的耶耶托尼,據悉周薪高達22萬鎊。
英國銀行大班的收入亦不菲,根據今年初公佈的數字,英國金融體系8大公司共約1,200名銀行大班,年薪約是180萬鎊,主管級的收入則只有約22萬鎊。要成為金融業精英的薪金才能與一般英超球員相提並論。
在近年經濟不景氣的大環境下,大班亦要面臨隨時被裁的危機。英國萊斯銀行以及蘇格蘭皇家銀行便剛在上周宣佈裁減共1,700名員工,以及將部份職位移往印度。
英國以至歐洲近年經濟都趨向不景氣,但為何英超球員仍能獨善其身?始終英超的全球化推廣仍是主流聯賽最好,在亞洲市場獲得巨額轉播利益,英超球隊也按比例「分紅」,以上季為例,就算包尾的韋斯咸也有超過4,000萬鎊收入,足夠支持高薪,而且曼聯、車路士等強隊,參戰歐聯也獲額外直播收入。而英國作為歐洲經濟中心,也獲俄羅斯、中東等資金進駐,車路士俄羅斯籍班主阿巴莫域治、曼城阿聯酋籍班主蒙蘇,入主後都以高薪吸引球星加盟,拉高了薪酬機制。
失水喉陷破產危機
可惜一旦離開了英超或歐聯,失去大水喉的球會便有極大危機陷於萬劫不復;樸茨茅夫2010年降班後,已兩度被接管兼扣分,現處英冠包尾,但還留住簡奴、馬華路禾尼等高薪族。昆士柏流浪正在英超護級漩渦掙扎,但由於陣中球員合約都沒有降班減薪的保障條款,因此一旦球隊不幸降班,如中場祖爾巴頓亦會繼續坐享7萬鎊周薪。球員繼續叠水,直至球會被榨乾榨淨無力翻身。蘇超格拉斯哥流浪因為財困兼欠高達7,500萬鎊稅款亦被接管,近期球員自願減薪下才能勉強度過難關。
麥馬拿文樂坐冷板
球員以優越表現換取高薪待遇無可厚非,不過亦有不少獲得肥約後不思進取的例子。前利物浦中場麥馬拿文(右二)於98/99球季,與球會合約尚餘半年的時候宣佈會在季後離隊,隨後與皇馬簽下周薪6萬鎊合約,當時而言非常豐厚。加盟皇馬首季雖助球隊奪歐聯冠軍,但隨後長坐冷板,幾乎每周淨袋人工。車路士在00年免費簽下保格迪成為另一經典,4年僅為球會上陣9場比賽,球會枉花其4萬鎊周薪支出。
英福利好救濟金夠睇波
英國福利制度甚為完善,作為窮人要睇波亦沒有問題,政府發放的救濟金足以支持球迷入場睇波花費。只要你是英國公民,有需要及符合資格就可以申請福利,申請福利種類可包括兒童、孕婦、傷殘人士、退休、失業等等。但是亦由於制度覆蓋面闊,造成英國政府沉重財政負擔;而且據英政府統計,欺騙福利金的金額,每年超過數十億鎊,以致在90年代末推行福利制度改革,如25歲以下青年,無合理原因拒絕政府安置工作安排,將被罰救濟金。
本地球星80年代富貴
常言道在香港踢波冇「錢」途,但說到底港甲也是職業足球,普遍球員的薪金仍達到一定的水平。早於80年代球市興旺時,陳發枝(左)、余國森(中)等一線球星月薪也有3、4萬,以當時的物價水平來說,絕對是高薪一族。雖然好景不常,但球市於90年代末,普遍球員仍有過萬月薪;時至今日,球市始再稍見起色,即使不計如南華、傑志等大球會,公民等中游球隊的球員月薪達1至2萬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