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十來歲便談生論死似乎太早。但首屆文憑試應考生、今年只有16歲的張紅波,早在幾年前已定下與眾不同的理想——立志成為一位能安慰生者、並讓往生者體面離去的禮儀師。一切緣於外婆離世,母親傷心欲絕的樣子深印腦海。為達成目標,他用了兩年時間儲蓄萬多元作學費修讀禮儀師課程,現正準備在完成學業後迎接這項跨越生死的挑戰。記者:盧勁業
就讀中六的張紅波,憶起八年前鄉間外婆離世時的送殯場面,仍歷歷在目,「當時葬禮處理得唔太好,媽媽傷心咗好耐,變得好抑鬱」。此情景震撼他的心靈,三年前他看到日本電影《禮儀師之奏鳴曲》,加深對禮儀師行業的認識。「睇完戲之後,我了解禮儀師喺葬禮過程中嘅角色極重要,希望可以學多啲呢方面嘅知識」。
社工幫忙說服家人
禮儀師向來是冷門行業,不常對外收生,紅波苦無門路。機緣巧合下,他從駐校社工接觸到由青年協會舉辦、協助少年人達成夢想的「伴我翱翔」計劃,社工鼓勵他先儲蓄一筆錢作學費,並穿針引線讓他認識到禮儀顧問導師Hugo。正當紅波為夢想踏出第一步之際,卻遭媽媽大力反對,「中國人比較迷信,媽媽聽到我話14歲就要做禮儀師,覺得好驚」。
負責協助紅波的社工戴曉珍花了不少心力說服紅波家人,她坦言:「平衡雙方期望最困難,佢媽媽擔心阿仔年紀太輕應付唔到,後嚟佢參加咗一啲初階訓練,變得成熟,媽媽先放心接受佢嘅決定」。為期兩年的計劃中,紅波遵守承諾每月準時將200元零用錢存入戶口,並獲等額注款,加上3,000元獎勵金,儲得12,600元報讀課程。
張坦言課程除讓他學到殯儀業知識,包括應接家屬禮儀及技巧外,最寶貴是學到與人相處之道。導師Hugo說:「統籌喪禮第一個任務係安撫主家情緒,面對主家時觀察各人情緒。即使佢將來唔做番呢行,呢啲技巧對人生都好有幫助。」
邊學師邊兼顧學業
洪波現正全力準備文憑試。若順利升讀大學,會一邊在殯儀業實習學師、一邊兼顧學業,「跟師傅嘅話,三年內一定出師」。完成課程有何領悟?他一臉成熟回答:「生老病死乃人生必經階段,從死亡中知道自己有何不足,到死嘅時候就冇遺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