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天災連連拖累中國太平(966)再保業務轉蝕9419萬元,導致純利按年勁跌77.94%至4.95億元,不派息。投資失利亦拖累太平的償付能力跌至178%,管理層更表明,隨時要向股東抽水。業績差勁,太平股價昨跌3.49%至15.48元收市。
去年日本、泰國和新西蘭接連發生天災,令太平再保業務的綜合成本率由2010年度的94%,大幅抽升至105.7%。太平總裁吳俞霖表示,日本和新西蘭的賠付已接近完成,而泰國則賠付近3000萬元,料整體賠付已接近尾聲。
償付能力大跌至178%
其實除了再保業務外,太平壽險業務去年利潤亦按年跌16.95%至7.81億元,主因旗下銀保業務保費收入下跌12.5%所致。當中表現較好是其產險業務,太平內地產險業務利潤按年大增1.7倍至1.53億元。
除保險業務出問題外,太平投資表現更令人憂慮。期內太平可供出售投資儲備變化,由2010年的1.23億元盈餘變成去年的32.85億元虧蝕。太平壽險的償付能力充足比率更因而按年大跌92個百分點至178%。
太平總精算師譚偉民透露,截至2月底,受惠A股回升,其壽險償付能力已回升至187%。吳俞霖補充,為太平谷資本和業務發展,年內或會發行3億美元債券進行再融資,更不排除以股本融資方式集資,惟未有時間表和集資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