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年前香港回歸時,全世界傳媒差不多都雲集香港。這次特首選舉,西方傳媒的報道只比聊備一格好一些,間中來一篇報道,介紹選情發展,比較浮面,像《紐約時報》有關特首候選人電視辯論的報道,指候選人鬥承諾擴大民主,明顯跟港人的認知不同。
外國傳媒冷處理特首選舉
西方傳媒報道的另一特點,是從香港看中國,像法新社和《華盛頓郵報》都指,這次選戰屢揭醜聞,令北京的選特首劇本出軌,亦令北京尷尬丟臉。《華爾街日報》和《紐約時報》則報道,縱使特首選舉只屬有限度開放,仍得內地網民羨慕,但揭黑幕和批評都在內地消音,反映外國傳媒的興趣,在中國多於香港本身。
誠然,即使是紐約市長選舉,外國人一般只理會誰當選,沒興趣深入了解城市政治,選特首的歷史意義,也跟回歸望塵莫及。可是,外國傳媒冷處理特首選舉,也代表香港開始失寵。《華爾街日報》早前在特首和官員屢爆醜聞時,發表題為〈香港在英國統治下更好〉的評論,指特區政府不及回歸前公務員隊伍廉潔有效率。在外國傳媒眼中,小圈子選舉走不出鳥籠,論重要性不及台灣大選,論突破性不及烏坎村選舉,香港政治乏善足陳,「東方之珠」開始變成中國其中一個城市,對港人不是好消息。
王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