姑勿論資金投放喺邊,都傾向投資回報穩定的產品,故此無論定存利息有幾低,仍然有大批追求者寧願轉銀行也對投資不產生興趣。
不少專家便經常以息低難以對抗通脹為由,鼓勵買家入市,這種行徑卻不負責任,與奪命金有異曲同工之妙。向來投資每每都存在着風險,只是個人承擔能力不同而已。縱使供樓利息高,有實際需要的用家也會入市,所以息口只是一個考慮元素,並不是主要決定因素。
美國維持低息至2014年底,當然有助商品及實物的投資價值。在政府於2010年底出手打擊炒風後,近年炒家轉投非住宅市場或限量收購物業收租,各區屋苑成交量陸續回升,這亦是由於用家和投資者消化了措施的負面消息後,逐漸回復購買力的先兆。在假期內各區仍然見到睇樓客的蹤影,而且亦不惜追價購買心頭好,勢頭穩中求勝。
按揭關卡難放鬆
其實銀行的態度十分重要,由於除了一筆過付款買樓者,大部份人士均需要向銀行按揭才能有足夠資金上會,去年底由於氣氛轉弱加上時近年尾,銀行收緊按揭亦是傳統動作,因此第一季的態度對資金回流樓市的訊息也起着指導性的作用。
多間銀行先後發表了重視按揭市場業務,但不會過度借貸的言論後,有市場評估將會掀起銀行按揭戰,在息差維持健康水平下按息有下調空間,老樓卻認為重視不代表進攻,只是維持業務比重合理競爭比例,還是朝向開拓人民幣相關業務和企業融資貸款上爭取生意增長額,選擇穩定的樓按借貸客,不會放鬆按揭關卡。
年初配合資金回流和銀行適度寬鬆政策,樓市翻生,證明呢個年代樓市高低取決於銀行是否放水,不是息口走勢問題。
劉兆昌
資深地產傳媒人
http://www.HKLa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