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歷史重演,蘋果公司(Apple)今個月恐怕已經在600元(美元.下同)見頂,又或者下月再升見700元,然後泡沫爆破,這是由Google於2004年走勢經驗所推斷出來。
Google在04年8月以85元上市,首日已升抵百美元關口,然後經過38個月後,到07年10月底突破700元。無獨有偶,蘋果自09年2月衝上100元後,歷時37個月後,上周四晚(新iPad開售前一晚)股價衝上600元關口。
泡沫爆破前永遠是最美好,Google如是,蘋果亦如是。有炒開股的戰友知道,越大價股份,越難以炒起。不過Google及蘋果向大家示範,越貴炒得越high的道理。
Google由100元升至400元,歷時只有15個月,每五個月跳價百元,雖然及後升勢放緩,但最耐一次跳升百元,毋須超過一年,最恐怖是由600元升至700元,一個月內達標。
同樣地,蘋果由100元升至500元,每百元升幅歷時只有7至12個月,今年2月中旬升見500元後,上周四晚已錄得600元即市新高,同樣一個月內達標。
教主仙遊 產品欠驚喜
投資市場說得好:Whatgoesup,mustcomedown(升得急,跌得快)。Google於07年11月高見742元後,一年後遇上金融海嘯,股價低見250元,高位累跌66%。黑天鵝出現得一次,自然有第二次,現時蘋果最大問題不是估值高、要抽水(今年預測市盈率不足14倍,手握近1000億現金),而是低估對手、高估自己。
舉兩個例子,那些年手機巨無霸諾基亞(Nokia),98年開始喪升,不足三年內飆升14倍,現時重回未紅時。另一科技巨人Sony,千禧年高見1.6萬日圓,現時不足1600日圓。花無百日紅,富可敵國的蘋果,手握巨資兼有兩大武器(iPhone、iPad),惟隨着教主仙遊,新一代產品驚喜欠奉,恃住領導地位,食老本可以維持多久呢?
神話終有落幕的一刻,三星以至其他台灣品牌,在智能手機及平板電腦上漸露頭腳,即使未見獨特,價格上更具競爭力,蘋果再不是唯我獨尊。據報指,新iPad「炒燶」咗,先達回收價較門市價只有300元水位,相比早兩代一炒即升double,蘋果神話,已經開始嘔白泡!
股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