申請強拍的門檻由九成降至八成生效已近兩年,強拍的申請宗數大幅上升,但很大部份均可庭外和解。
年前立法會討論降低門檻時,不少議員指是政府幫發展商強奪民產,令小市民一無所有,但過了兩年,事實上降低門檻令更多市民可以更高的價錢出售其物業給發展商,皆大歡喜。強拍條例生效以來,從來沒有一個自願出售物業的小業主出來申訴被強奪資產。相反,被申請強拍的小業主,卻不時指控發展商企圖賤價強拍。
加速重建 趕絕劏房
事實上,若發展商的收購價不具相當吸引力,怎可成功收購八、九成業權而申請強拍?在市道平穩或向上時,發展商申請強拍時的收購價,必高於早前自願賣樓的小業主所收到的樓價。是被強拍的小業主太貪心,還是早前自願賣樓的大多數業主太笨?發展局局長後來指出,她提出降低門檻極具爭議性,但從過去兩年的成績看來,降低門檻是好事而不是壞事,當年大力反對降低門檻的議員,應向局長認錯。
另一方面,降低門檻引發併購舊樓熱潮,令舊樓樓價飛升。不少舊樓業主被高樓價吸引賣樓,轉換居住環境較佳的物業。而新業主很多時是投資者,高價收購舊樓以等待更高價轉售予發展商。在等待期間,便把單位改為劏房以收取較高租金回報。筆者認為,要徹底解決劏房問題,必須加快市區重建,亦可考慮進一步降低強拍門檻。
但要再降低強拍門檻,必須修改現行法例,不知何時再有「打得」的局長嘗試冒死闖關了。
陳超國
第一太平戴維斯董事總經理
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