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稿:華將當年向「邊」走

特稿:華將當年向「邊」走

港甲過去出過不少快馬,當中好些更是球迷耳熟能詳的星級猛將,包括東方的澳洲外援沙尼,南華的英援拉南及港隊快翼施維山等。
70、80年代,甲組隊可用7名外援以上,各隊為保實力,不時用盡外援名額,部份弱旅惟有聘請速度快的球員來打反擊,像東方快翼沙尼,便是當年快馬佼佼者。前東方的港隊翼鋒黎永昌表示,沙尼及拉南是80年代本地球壇有級數的外援快馬,兩人踢法類似,喜歡推波向前,之後與對手鬥走,後者速度驚人,故有「子彈」稱號。
由於當時各球隊的中軸線幾乎被外援壟斷,華將為「生存」遂向「邊」走;故港甲早期亦出產不少快翼,包括馮志明、黎永昌及施維山等,而施維山更有「快艇山」之稱,足證其速度之快。

和仔林慶麟最出名

到80、90年代,港甲續有快馬冒起,最著名首推李健和與林慶麟這對同期的銀禧師兄弟,緊接還有羅繼華、陳子江及劉志遠等;其中從英國回流的陳子江是因起動快,一般守將只能「食塵」,可惜他其後因打假波而被罰終身停賽。
此外,今季加盟傑志的夏志明亦擁有極速,他表示自己可於11秒內跑完100米;可是這位前港奧運隊快馬,因要留在英國讀書而暫別本地球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