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院「出關試」如虛設國際評核不達標 讀「補底班」照畢業

教院「出關試」如虛設
國際評核不達標 讀「補底班」照畢業

【本報訊】被指畢業生語文能力不足的教育學院,昨公佈今年新學年入學的學生,畢業前必須應考國際英語水平測試(IELTS)及普通話水平測試,需分別達到6分及三級乙等的成績。教院預計每年花費300萬元資助學生考試費,又使出多招催谷。不過,教院準教師即使「出關試」不達標,亦無礙他們如期畢業。記者:歐陽子瑩

有教育界人士指,出關試與畢業脫鈎,學生的重視程度自然大減,考試或形同虛設。教院昨日公佈新的語文要求,所有今年9月入學的新生,畢業前要在IELTS取得最少6分的成績,主修英文則要達7分;普通話方面,學生要在普通話水平測試達到三級乙等的成績,主修中文的學生,須要達二級乙等。

畢業證書上不註明

為了催谷語文水平,教院要求所有學生在一年級時修讀中、英文及普通話的提升課程,當中英語提升課程佔6個學分,二年級要繼續修讀英語提升課程。學生畢業前可報考IELTS及普通話水平測試,未能達標的學生,需要重考或者參加校內「補底班」,通過考試才算「出關」。
不過,不能「出關」的學生仍可順利畢業,跟教院早前預告,學生或會因此延誤或不能畢業有別。教院協理副校長(課程發展)鍾慧儀指出,「出關」試不是畢業條件:「畢業證書唔會寫(不達標),但成績表上會有紀錄學生係透過公開試抑或校內試達標。」
鍾慧儀表示,每年也會評核學生,相信最後出現學生不能達標的機會「好微」。
教育政策關注社主席張民炳十分贊成教院提升準教師語文水平,但指若出關試與畢業脫鈎,「多少變得可有可無」。他認為,學生有其他學科要兼顧,很難「瞓身」催谷語文,「如出關試列入畢業要求,相信學生會更加重視」。

教院公佈學生畢業語文新要求,望提升準教師語文水平。陳亮華攝

學校認同可作指標

位於大埔的靈糧堂劉梅軒中學校長潘慶輝稱,不同院校及學科的畢業生,語文水平參差,他說IELTS成績是清晰招聘指標,「IELTS有7分以上係理想,7分我哋已經有信心」。該校早年便聘用了一名畢業於教院、IELTS考獲8分的英文老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