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米是亞洲人的主要食糧,提供人體所需的基本營養和熱量,但美國哈佛大學華裔科學家一項研究發現,吃得白米越多的人,患二型糖尿病的機率,竟比吃得最少的人高55%,認為有必要進行更多研究查看兩者關連。
哈佛邀35萬人研究
哈佛大學公共衞生學院研究員孫琦(譯音)在《英國醫學期刊》發表研究結果,指他對過去四個分別在中國、日本、澳洲和美國進行的研究作詳細分析,有關研究合共追蹤了35萬人,追蹤年期由4至22年不等,其間逾1.3萬人患上二型糖尿病。
研究發現,每天平均吃三、四碗白米飯的中國及日本人中,吃白米飯最多的,患二型糖尿病的機率較吃得最少的人高55%;相反一周平均吃一、兩碗白米飯的澳洲和美國人,吃最多飯的比吃最少的,患糖尿病機率僅高12%。孫琦指相比糙米飯,白米所含纖維、鎂和維他命較少,導致血糖值上升,可能因此較易患糖尿病。但他強調研究未全面,沒深入了解有關人士在白米之外的飲食習慣,有必要進行更多研究,才能確定白米與糖尿病間的關連。法新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