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的維園2012香港花卉展無疑好看,但用鮮花砌出的甚麼香蕉仔和南極企鵝,可愛度爆燈卻略嫌太人工化,又哪及到中大遊真山玩真水過癮?中文大學推行的樹木計劃,為校園約百株植物掛上名牌,並附識別條碼,只要用智能手機一嘟,詳細資料一目了然。
記者:張旻昊
攝影:劉永發
Model:Boo@SparkleManagement
鳴謝:香港觀鳥會燕子研究組、嘉道理農場暨植物園
細葉榕一樹成林
中文大學校園依山而建,佔地甚廣,想節省腳骨力觀賞各山頭花草樹木,建議一出大學火車站,即乘免費校巴上山頂的新亞書院作起點,車程不用15分鐘,再沿路落山漫行至崇基學院,下斜總比上斜好。
人在新亞書院,不得不到天人合一亭,在這裏除可遠眺吐露港,水池旁邊還種了一棵細葉榕,樹木谷網站谷主Leon說:「細葉榕是本港常見原生植物,長滿下垂氣根,氣根着地又能長成另一棵樹,一樹成林之說千真萬確。」說着說着,Boo有新發現:「為甚麼樹上有辣椒?」抬頭一望,穿插綠葉間的鮮紅色花確實似辣椒,Leon:「這是象牙花,但在香港不結果,英文名叫Ivorycoraltree,此樹主要分佈在熱帶及太平洋諸島的珊瑚礁海岸。」亭外還有幾株新樹,Leon一眼認出是櫻花:「這些小樹應該是幾個月前新種的,葉子嫩綠,估計明年春天就會開花,屆時香港又多一個賞櫻地點了。」
相信很多人和我一樣,看見春日繁花都會將之攝入鏡頭,上載到交友網站分享,數據在光纖內流竄,人人網上讚好,不過美則美矣,卻恨說不出名堂。這次好了,因為樹幹掛有名牌及嘟嘟碼,嘟嘟碼在報紙雜誌見得多,中文大學樹木計劃亦為植物新增識別條碼,只要利用具上網功能的手機,對準條碼掃描一次,就可即時連接到中大網上樹木數據庫專頁,獲取有關該品種的詳細資料,另附果實和開花的照片,就算錯過花期,也可以按資料賞花了。Boo托托眼鏡:「有了這個嘟嘟碼,我都可以變成植物專家了!」
新亞書院
「無腳雀仔」倒掛築巢
沿山路而下,來到范克廉樓,放眼看去盡是大片杜鵑花海,紅杜鵑、白杜鵑和錦繡杜鵑均為栽培品種。
紅杜鵑又名映山紅,當野生的紅杜鵑開滿山頭,山頭就會染上火一樣的鮮紅,充滿生命力。Leon:「你有沒有發現,每朵花其中一塊花瓣總有一些斑紋,其實這是蜜標,即向昆蟲指示這裏有花蜜可採,藉此傳播花粉。」Boo興奮地說:「你看,有蜜蜂正在採蜜,蜜標的功能好像機場的降落跑道呢。」其實這不是蜜蜂,而是本港罕見的熊蜂,體形龐大,只有蜂后能度過冬季。除杜鵑花,附近還有不少值得欣賞的樹木,如高聳入雲的異葉南洋杉,可生長超過20米,因一樹可見兩種形狀不同的小葉,故得「異葉」之名。
鳥語花香,花香有了,那鳥語呢?范克廉樓附近的中大圖書館有過百住客──小腰白雨燕,剛剛踏入繁殖期所以特別活躍,圖書館四邊外牆都築滿燕窩。小腰白雨燕選擇在這裏築巢,與其生理結構有關,牠們腿短無力,不能站立地上,若不幸掉到地上,會因無法再起飛而活活餓死,Boo:「這豈不是《阿飛正傳》中的張國榮──『無腳雀仔』?」幸好牠們腳趾及爪有力,能把身體懸掛崖壁或牆壁之上,圖書館外牆表面粗糙,就最適合不過了。
三文魚柳皮脆肉嫩
中午時分,是時候醫醫肚,范克廉樓的「池畔軒」是最佳選擇。
一行四人點了四款套餐,碟碟精緻,三文魚柳伴烤雜菜配香草茄汁,扒三文魚柳烤得皮脆肉嫩,雜菜很香口;香草燒鴨胸伴脆煙肉配西梅汁,鴨胸出奇鬆軟,配西梅汁酸甜開胃;鮮蝦蘆笋意大利飯,蘆笋口感清新;Supersetcombo有齊印度烤雞、肉醬意粉及鮮果沙律,一次過滿足三個願望。最後當然不能錯過中大著名甜品檸檬批,口感似木糠布甸,帶檸檬香卻不會過甜。
註:#包自助沙律吧
池畔軒(26035122)
地址:沙田香港中文大學范克廉樓低層地下
樹葉換季了
補充體力後再出發,繼續漫步到崇基書院的未圓湖,小橋流水,每口空氣都是那麼清新。Leon引領我們到湖中心處:「這是落羽松,雖名為松,其實屬杉科,葉子猶如一片羽毛,因而得名。它們主要生長在水邊,底部長有膝根幫助呼吸,避免長時間浸在水中窒息。」Boo:「葉子層黃層綠,枯萎了?」不!現在剛巧碰着樹葉換季,冬季的黃葉漸漸退去,慢慢披上春季的翠綠。這裏還有山茶花,紅色花朵鮮艷欲滴,有手掌般大。山茶花旁邊有棵樹,樹幹竟帶橙紅,「這是紅皮糙果茶,與山茶花同科,是受保護的物種,橙紅樹皮是最大的特徵。」雖然今日的收穫尚算豐富,但Leon慨嘆:「今年花開得遲,天氣反常,不單影響到花期,昆蟲與雀鳥的繁殖連帶也受影響。」
未圓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