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一直被美國老大哥輕視,不把他當一回事的英國首相卡梅倫這次忽然成了白宮的貴客。美國總統奧巴馬不但隆重的在白宮南草坪為他舉行歡迎儀式,事前更親自陪他在芝加哥看籃球賽,又讓卡梅倫有幸成為第一位坐「空軍一號」專機的外國領袖。奧巴馬對卡梅倫的「忽然熱情」,讓不少人聯想到久已沒有人提到的美英特殊關係(SpecialRelationship)復活,兩國也許可以重構列根──戴卓爾夫人時代的攻守同盟關係。
只是聯想歸聯想,美英的所謂特殊關係向來有兩個不可或缺的元素:國家利益與領導人的化學作用,其中後者比前者更重要。列根總統與戴卓爾夫人能成為親密戰友,英美在反對蘇聯集團的共同立場固然重要,但兩人在很多政策理念上「啱傾」、合拍更是關鍵。
卡梅倫跟奧巴馬卻有點水溝油。前者含着銀匙出世,一派"borntorule"的氣息;後者艱苦奮鬥成長,從社會邊緣人逐步捱進白宮。在政策上的分歧更大,卡梅倫把滅赤視為首要目標,經濟不景也要大減政府開支。奧巴馬則顯然比較接受凱恩斯學說,在經濟不景赤字高企時仍力主減稅及維持開支以保持經濟增長。其實,單從卡梅倫雅好板球(Cricket)而奧巴馬獨愛籃球已可看到兩人實在有點南轅北轍。
那為甚麼奧巴馬從傲慢變得熱情呢?
老實說,讓卡梅倫坐一下「空軍一號」有點像富二代向朋友炫耀的意味,算不了甚麼。一連串的禮遇主要反映美國重新發現英國在外交上還有些利用價值,特別當中國、俄羅斯兩國過從甚密,屢屢跟美國對着幹時。
重整西方聯盟抗中俄
就以近期最棘手的敍利亞及伊朗核問題為例,中俄兩國一再在重要關頭、重要決議聯手出擊,阻撓美國及西方國家採取更直接的行動,令局勢持續膠着,毫無寸進。美國要抗衡中俄,必須要重整西方聯盟,必須找幫手。法國人總是對美國若即若離,關鍵時刻未必靠得住,德國則講多過做,成不了事。還是英國這條有三斤釘的爛船比較可靠,對美國言聽計從,又肯出錢出力跟美國並肩作戰。想來想去,給英國一點面子,掃一掃英美同盟的招牌,至少可以令美國跟中俄交手時多一點籌碼、多一點聲援。
盧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