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氏家族史側面描繪中共統戰香港策略變遷。由廖暉的祖母投共開始,廖家三代人先後染指中共統戰、僑務及港澳事務,對香港事務的影響力長達60年。
僑辦成為獨立王國
廖暉的祖父是國民黨左派廖仲愷,祖母何香凝是香港富商之女,兩人追隨孫中山參加辛亥革命。廖仲愷被黨內右派行刺後,何香凝帶兒子廖承志轉投共產黨。中共建政後,何在香港成立「中國國民黨革命委員會」,為中共收編國民黨左派。
廖承志曾於日本、德國留學,長期負責海外統戰,姊姊廖夢醒在香港從事秘密情報工作,擔當宋慶齡與中共聯絡橋樑。70年代廖承志捱過文革批鬥,復出政壇,先後成為港澳辦首任主任及僑務辦公室副主任。
毛澤東年代對香港事務按「保留現狀,長期利用」方針辦事,廖承志可就港澳日常事務「說了算」。
八十年代初中央決心收回香港,中央書記處意識到廖氏家族長期壟斷港澳事務「不請示、不彙報」,令僑辦成為「針插不進、水潑不進」的獨立王國,遂否決廖承志建議時任駐英大使柯華當香港新華社社長,改用許家屯,把權力收歸中央。
廖暉生於香港,在哈爾濱就讀飛彈工程,畢業後在空軍服役,直至父親廖承志83年病逝,才加入僑辦「世襲」父位。他97年獲江澤民提拔,再次繼承父業出任港澳辦主任。《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