遺失身份證困鄉間 情傷婆婆返港重踏塵封27年舊居

遺失身份證困鄉間 情傷婆婆返港
重踏塵封27年舊居

【本報訊】「好耐冇嚟了……」美孚新邨一個塵封27年的單位,藏着一個有家歸不得的凄凉故事。這個故事早前經本報報道後終於有新發展。被困鄉間、無法回家的83歲女屋主陳麗芬,終於重獲身份回港。27年後,陳婆婆返回舊居,景物依然,「滴答滴答」重新響起的時鐘,將恍如隔世的婆婆帶回1984年。記者:黃江奇、邱錦綉、蕭逸居

坐輪椅的陳麗芬(83歲),由姨甥阿華邊推她進屋邊問:「姨媽,自己間屋有冇印象?」婆婆神志出奇地清晰答:「有印象!」阿華細心介紹:「呢度係廚房,呢度係廳,呢個廁所。」27年來首次「重遊」舊居,婆婆定睛注視屋內每件物件。
「姨媽,你係咪好鍾意養貓?」阿華在拖鞋旁發現家貓白骨,婆婆有條理地答︰「我見佢幾趣怪。」之後眼神迷惘,原來她養了兩隻貓,兩隻貓在她走後餓死,一隻在門邊,一隻在椅下,但「伏屍」位置旁邊都有她的鞋,「隻貓餓死咗了。」婆婆幽幽地說。

廿七年後再回到住所,旁邊的座枱鐘時間雖仍停留在近三十年前,但陳婆婆已失去了多年的青春。蕭逸居攝

單位擺設依舊,但基本上漆黑一片,僅靠窗戶透進點點陽光。

陳婆婆當年遺失俗稱「曲奇餅」的舊式身份證,僅剩下一張副本。

對答如流 思路清晰

阿華從枱上拿過時鐘,興奮地替靜止了二十多年的鐘上鏈,「你家重新入返呢間屋,我幫你較番個鐘,你睇吓,滴答滴答又郁返喇。」婆婆「唔……唔……」回應並努力抬起頭。
「呢把梳你認唔認得?」阿華從廁所鏡櫃拿出一把「象牙梳」,婆婆笑了:「哈哈!係呀!」另一姨甥阿輝也從房間拿出幾件舊衣服,婆婆望着用過的物品笑得合不攏嘴。婆婆臨走時仍喃喃自語,記者問她覺得屋舊嗎?她說︰「唔係幾舊,啲嘢仲幾新!(有冇變呀?)冇變。」阿華說婆婆這次回港突然「清醒」,「佢喺入境處跟啲官宣誓,一句一句跟住讀,真係冇諗過佢咁叻」。
陳婆婆84年尾,回佛山鄉間出席姨甥喜宴,遺失行李及當年俗稱「曲奇餅」的舊式身份證,自此因無法證明身份而被困鄉間,至今27年。
本報三個月前報道陳婆婆的故事後,入境處迅速聯絡婆婆親人,並即時拿取她的指紋,又將親人搜集到的資料鑑定身份,上個月正式批出入境證件。「好多謝香港政府幫忙姨媽,搞好晒啲證件後,我哋會帶佢返內地住」。阿輝說這次替姨媽繳清單位約50萬欠款,包括管理費,便將單位出售。「我哋早幾日帶姨媽去律師樓做授權書,佢個腦真係好清晰,個律師問佢『你家喺邊?』佢識答『我喺律師樓』。」阿華問姨媽︰「我哋幫你賣咗間屋,一齊返鄉下住好唔好?」婆婆說︰「好呀!」對她來說,往事怎及親情珍貴。

陳婆婆只能從破碎的記憶中認出數件曾是她所有的衣服。

雖然離家近三十年,但陳婆婆家中白米卻恍如昨日般未被蟲蛀。

單位昨賣出升值百倍

【本報訊】塵封27年的美孚單位,是陳婆婆的丈夫於1972年以三萬多元買下,這個位於百老匯街的617呎低層單位帶給陳婆婆人生中最大的悲歡離合。她在這裏結婚、離婚,然後遇人不淑被騙去積蓄。當她將父親接往同住時,父親突然病死家中,她伴屍家中,直至親友登門始揭發。

單位一放買家即搶

27年前,她帶着紅白藍膠袋回鄉參加姨甥喜宴,又失去全部證件,這些年,她全靠鄉間親友照顧。這次,她重回美孚,終圓了她回家的夢想。
這個40年前買下的單位,如今已升值逾100倍,婆婆回家的消息,迅速在區內多家地產代理傳開。有經紀主動聯絡婆婆的兩名姨甥,兩人在諮詢婆婆意見後放賣。放盤一小時後已有買家接洽,昨日終以338萬元成交,呎價5,478元,低市價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