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氣堂:行得就唔好縮 張家輝榨乾自己

元氣堂:行得就唔好縮 張家輝榨乾自己

電影很昂貴,很多新導演執導一次就得執包袱。像周顯揚×杜緻朗前作《殺人犯》獲得這樣災難評價,竟然第二次機會演員陣容更強,《大追捕》上映前焦點,難免落在影帝張家輝身上,他拼盡全力,花半年狂操體能,減至只有110多磅的鋼條身形,臉皮都皺了,只為籌備角色。作為香港演員,這樣是否十分奢侈?

記者:何兆彬
攝影:伍慶泉

蘋:蘋果
張:張家輝
周:周顯揚

苦練半年

蘋:當初怎麼會接拍這齣戲?

張:因為劇本,其次是看我自己的創造空間有幾大呢?角色還有甚麼吸引之處呢,以我自己看,男主角應該有一個像《軍雞》的身形,而要鍛煉這個外形應該幾艱苦!但既然決定要做,不如玩盡一點,不想求其谷脹少少、練大隻少少就算。我想把他的身形榨到好乾、乾得來好瘦、瘦得來好似有病咁,病得來好像個危險人物一樣。但演繹上,他又是個啞巴,這方面也頗吸引自己,因為我從來沒有演過,到最後演出來,我也是全齣戲都沒有對白的,只有「呀呀呀」的一些喉嘴聲音。

蘋:以前的劇情片是怎樣?

張:Raw一點。周導拍得唯美一點,配樂運用也不一樣。

蘋:導演一早想找張家輝?

周:一早想找他。09年拍完《殺人犯》就寫這劇本,我記得2010年12月我已寫了很多稿,差不多可以給演員了,我就約了家輝出來,當時大家一拍即合。

張:我不敢說《大追捕》是怎樣舉世偉大的電影,但戲內大家為了這電影都盡了力,我自己的立場是接了戲,就不要退,不要縮。整個訓練過程,其實是為了一場戲之嘛,就是片初Opening的一幕監獄毆鬥!練了半年,只為一場戲,值唔值得?我又覺得值得喎,在毆鬥之中,你看到這個人的身形、性格、行為、態度,觀眾很快就理解這個人……

■張家輝為人健談有趣,喜歡問記者問題。事前公關已提醒記者:「噚日佢問記者這部戲票房會收幾多!」結果是日他換了問題:「喂,其實你覺得套戲點?」

「唔見幾千萬」

蘋:剛才談到角色的塑造,其實最初導演給你多少設定?

張:他跟我說:家輝,我想你大隻啲!因為角色在監獄等的遭遇,你想要生存,大隻我想是必然的,但他又是危險人物,我就想,如果你瘦到似病,這種形態都幾得人驚。佢成身肌肉,但又唔知佢幾時癲!我想拿捏着這個位。

蘋:報章說你拍攝時只得117磅。

張:邊有117!拍那一天,不是對着錄音機才說,看重播時瘦到我自己都驚呀!

周:當時瘦到臉頰沒了三分之一!

張:拍那兩場戲時,我想只有110磅左右。雖然身形好靚,但我在家中推個櫃,都推不動呀,無飯到,無乜氣力。我真的練了半年,剛好是一年前左右,我問教練:年初二個Gym你開不開?他答我「如果你來我就開畀你囉」,結果我上去Pump,Pump完由我灣仔的健身室,獨個兒跑回薄扶林家中。我點解要咁跑法?因為我想一直榨嘛,一直榨到拍戲當天。我記得年初二,人家看我在街上跑也覺得好奇怪。

周:而且他都不用化妝,這樣操下來,皮都皺了。

張:皮完全皺晒。不過咁講,現今媒體報道上很着重我的訓練,但其實我不是想賣弄一個演員怎樣為了電影而訓練。

蘋:但這會令影迷想起以往的偉大電影,例如《狂牛》羅拔迪尼路他們,會為了電影改變身形。這對於近代港產片來說是不可能的吧──咁大犧牲!

張:都幾大㗎,唔見咗幾千萬呀我!哈哈哈。有時我會覺得,那些工作你為甚麼去唔到呢?一則你已經把自己榨得咁乾了,而同期會有人找你做一些有別於這身形的工作,就算他不介意,我會介意呀!我這身形怎適合講另一些故事呢?而如果訓練期間(指那六個月)你要我去另一個地方,生活/飲食/運動習慣都唔同,而我在過的就算不是全職──也是過着半職業運動員的生活,你要我停兩三個月,我咪前功盡費?有一天我們去做配音,那領班在電影行已好多年了,他說:家輝你做這個體形是對的,假若你只是用一個普通身形去做這齣戲,自己的反應跟意欲也不是這麼大啦。他說得對。

■張家輝(左)、導演周顯揚

■《大追捕》也有丁點雙雄片的結構,危險疑犯張家輝vs潦倒差人任達華。

■王敏德演JaniceMan老爸,是那種家教嚴得會虐女的嚴父。

演繹方法

蘋:聽這故事,一會想起「紙盒藏屍案」,大家都說自己是寃枉的;二是他在獄中訓練自己,令人不期然想起《原罪犯》。

周:《原罪犯》把打鬥風格化了,一個長鏡頭拍十幾分鐘,我們拍的比較實感;至於「紙盒藏屍案」有些許影響,那是二十多年前的案件,歐陽炳強一直聲稱自己是無辜的,但到了後來他突然沉默了,直至出獄後他說了一句話:「過去了的,我不想提了。」這句話一直留在我心裏。「紙盒藏屍案」也是首宗使用科學鑑證舉證的,當中沒有證人,只找到他的衣物纖維做證物。把當中的一些靈感放進創作中,是有的。

蘋:家輝,戲前半你是個危險人物,大家都恐懼你,但後半才發現你的身世。那麼你是抱甚麼心情去演呢?

張:我明白你的問題。這最初也是我的疑問,起初我跟導演見面,一直存疑。乍看這劇本,大家會以為這角色是一個窮凶極惡的兇徒,在電影手法上,他也一直在誤導觀眾,令人覺得這人令觀眾不安。但作為演員,我不可能違反這角色的性格,因為效果,而把他當變態佬去做嘛,這有違我演繹方法。作為演員,我當然不能說:「導演呀,這角色又不是儍、又不是變態,又不是喜歡強姦人,這種戲我做唔到喎。」演員必須作出調整──當然我是說認真製作,而不是「拿西」的戲,叫我把東西串連得合理。於是你理解到這角色為何出獄後,會吃雪糕,會跳海,會有異常行為,這當然要我自己堆砌情緒。

■《大追捕》配角陣容幾勁,例如年輕版家輝由竇驍(《山楂樹之戀》)演出,旁為JaniceMan。

喜愛喜劇

蘋:作為香港演員,這樣去準備演一個角色,很奢侈吧。

張:好奢侈!但行得唔好退,做得唔好收手!

蘋:那我想問,你是否每年都可以這樣做?

張:我估唔得啦,我估以後都未必得。其實又好難用今次去跟以後比,這次角色、劇本有這個需要,我又願意,咪去做囉,但以後是否每次有這樣的付出呢?都唔係你自己想付出就可以喎,人家個戲劇本不要,你又何苦呢!

蘋:這部電影也給了你足夠時間去準備這角色吧?

張:充份的時間,當然是好喇。我可以仔細的讓這個人進入我思想。其實在這麼長的時間,你已滲透了這角色,會由劇本想到很多外面的事情,兩者一直在交纏。

蘋:這戲的Sidecast(綠葉)好勁,又有田壯壯,又有竇驍(《山楂樹之戀》),被張家輝打在地上的竟然是盧惠光。

周:籌備了大半年,我們想找一些紮實的演員。所以在演員配搭上,花了一些心思,至於田壯壯,大家本身是朋友。

蘋:家輝,大家都很懷念你的瘋狂喜劇,以後有機會演回喜劇嗎?

張:我也很矛盾。社會上有些人說好可惜,他如今不拍喜劇了,但又有人說:家輝你如今殺出了一條血路,不要回去拍喜劇了,我也很進退兩難呀!我自己的興趣嘛,我都想,但有質素的喜劇難求,不想太「拿西」,哎,我也有難過的時候嘛。這個很難答,其實我不抗拒的,我也愛喜劇的。

蘋:會怪大家怎麼當年不入場,如今才看?

張:會㗎!我覺得我死咗會仲好啲㗎。有一年我去很多影展,當時我就想:我現在出錢,把自己的戲版權都買回來,如果途中我瓜咗老襯,這就值錢喇,哈哈。如今香港電影,都艱難吧,如果中間有些作品大家都唔抗拒,不如畀一點支持啦,不要過了兩三年,大家才說:咦,套《大追捕》都幾好睇喎!

《大追捕》上映日期:3月15日(今日)

■把女兒打得哭成淚人,然後母女抱頭痛哭。《大》也少不了典型倫理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