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 書 - 盧峯

奇 書 - 盧峯

好久沒有看到一本讓我「腦震盪」的書了。這本由日本史學家杉山正明寫的「大漠:遊牧民族的世界史」就有這樣的效果。
歷史往往是由寫歷史的人定調的。中國人寫歷史,少不免用自己的角度、思維、利益出發,往往把遊牧民族說的一文不值。即使他們武功蓋世,戰功彪炳,比漢人皇朝強大得多。但在史家筆下,這些遊牧民族不管是匈奴、蒙古人、突厥人、女真人依舊是蠻夷,沒有多少貢獻,更沒有留下甚麼歷史遺產。
西方寫世界歷史,同樣從自己的眼光出發。他們把歐亞大草原上馳騁的遊牧民族視為黃禍,又寫成文明的敵人。在他們筆下,世界歷史的開端,世界交流的開端從歐洲人的海上大冒險開始。葡萄牙航海家繞道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及東亞就是現代文明的序幕。
可在杉山正明筆下,橫行蒙古高原、中亞草原及綠州的遊牧民族才是推動世界歷史特別是舊大陸歷史變化的主要力量。他們的聚散離合,遷徙流離,合縱連橫對中國皇朝的盛衰,伊朗王朝的命運、宗教的傳佈舉足輕重,絕非可有可無。被中國史家眾口一詞稱頌的隋唐盛世其實是鮮卑拓跋部的產物,是繼承草原民族政治遺產的朝代。要不是這樣,大唐跟突厥、伊朗的交往不會如此順利,長安也不可能像現代的紐約般擠滿不同民族的人。
更有趣的是書中對蒙古帝國的論述。作者認為蒙古人建立的歐亞龐大帝國才是全球化的第一章,是第一次讓歐亞大陸可暢順交流的創舉。而作為帝國首府的「大都」(北京)則是前所未見的國際城市,諸色人種都有,而且各有位置,商業貿易外交活動頻繁,比現今的國際大都會如倫敦、紐約有過之而無不及。
看到這裏,怎能不重新想想蒙古帝國是甚麼一回事,怎能不對元朝時的北京有無限想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