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今年1月有傳媒複製指紋,用假指紋通過自助出入境e-道,立法會保安事務委員會昨討論e-道保安問題,入境處表示,確定報道中涉及的e-道出現問題,已將其指紋掃描器拆下交生產商驗查,現階段未有完整的報告。
此外,入境處正研究是否為系統引入第二生物識別技術,如容貌識別技術,加強出入境管制,技術檢討將在今年第二季完成。保安局副局長黎棟國解釋有關技術時表示,現時身份證晶片內藏照片,只要在e-道內加入鏡頭拍攝旅客面容,將之與晶片內照片核對,計算出脗合程度,若指紋和面容也脗合,便可過關。
建議暫停內地旅客使用
人民力量議員黃毓民建議,在e-道系統得到提升前,現階段暫停內地旅客使用e-道計劃。處方重申已用不同的假指紋測試全部近400部e-道儀器,未發現有任何問題。
公民黨議員余若薇關注雙非孕婦可能用e-道過關的問題,入境處助理處長(資訊系統)周康道表示,在應付雙非問題上,內地孕婦使用傳統櫃位或e-道過關是沒有分別。
他指出,所有陸路入境旅客也要面對第一關,即由「健康監督助理」目測其身體狀況。而每3條e-道會有1名軍裝督導員駐守,監察旅客入境情況,他們較傳統櫃位人員有更多時間辨識內地孕婦,因毋須兼顧檢查證件、核對紀錄等,而且e-道閘口透明,視線不受櫃位位置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