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一直在變,周遭的環境也隨着市道而變,人與事幾乎沒有不變的,就拿我入駐了將近十年的銅鑼灣來說吧,從登龍街大利行到軒尼詩道泰港大廈,從百德新街唐寧大廈到如今可說已安頓下來的百德大廈,樓上舖幾度遷移,好在愈搬愈大,合不合乎理想,難說,有個安身立命之所,能抵擋貴租帶來的衝擊已是萬幸。
這十年來沿街的店舖,行號易手的多不勝數,有特色的小型糕餅店、餐館、理髮店、美容院、時裝精品店、眼鏡店、水果檔,過不了一兩年已無影無蹤,取而代之的是大型百貨店、金舖、藥房、名牌手袋舖。時代廣場的影院都要關門,皇室戲院上了樓,連星巴克也變成樓上舖,那麼小店升上十多層也自我安慰是更上層樓了矣。
鵝頸橋附近一家小小的全女班的蛋撻糕餅店,每日的兩次出爐時段,小店舖外排着隊,一剎那間香味撲鼻,店中的蛋白三明治是我每次入時代廣場影院看戲時必備,有時作為午餐,有時晚餐,美味可口健康,一點也不覺馬虎將就。就在今年,戲院沒有了,三明治吃不到了,取而代之的又是連鎖店美心餅店,劃一的裝潢,冷冰冰的,沒有一點喜氣熱氣,當一家商店成為企業化的經營之後,總覺得缺少了什麼;個性特性更不必說了。
怡東酒店、柏寧酒店,先後被踢入了會才覺上當,預早訂位永遠沒有,柏寧更離譜,連酒吧也租給了金舖,西餅蛋糕那一列櫃枱不知去向,無法即興購買一切要預訂。對一條街一個小店舖的感情尤其是那種溫馨的人情味,正在都市大街小巷中一點一滴的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