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為澄清人行否認銀行暴利

代為澄清
人行否認銀行暴利

中國總理溫家寶曾勸言銀行家不能把企業當成唐僧肉,記者問人行行長周小川銀行是否活在暴利年代。作為銀行家「頂爺」的周小川回應,用「暴利」這個詞恐怕有些過份了。
周小川說,「銀行暴利」這個問題要有一個定義,他指已聽過經濟界、金融界對這個問題不少討論,他盡量不去重複。不過,他提到銀行業系統今年恐怕還面臨着資本金不足的問題,還有一定的缺口(指補充資金)。
他說,銀行相對於其他行業,去年銀行業的利潤狀況確實是不錯的。同時,對銀行業的利潤,大家要注意觀察,可能有多種因素,其中有一種因素是存在很大的周期性。
周小川又提醒大家,西方金融危機出現以來,有很多銀行由於自身的問題,特別是資本不足的問題,導致他們現在不怎麼活躍,也不怎麼支援實體經濟的發展。

銀行呼寃 吳曉靈炮轟

從亞洲金融風暴到現在,周小川說,中國存貸款基準利率的利差大致在3%左右,其中在亞洲金融風暴期間高一些,大約是3.6%左右。他一再提示,亞洲金融風暴期間及危機恢復期間,銀行是全面虧損,而且虧損留下的窟窿,之後好多年都沒有完全補上。但當時的利差比較高,現在則有所收窄。所以,高利潤是不是完全是利差的原因,還需要進一步分析。
對於「銀行暴利」這名字,深圳發展銀行董事長肖遂寧說,「如果說暴利,你們怎麼不說馬雲(阿里巴巴主席)?他的企業才是暴利。」他解釋,用暴利來形容銀行業的盈利狀況,其實是對其不尊重的一種做法。暴利在法律和經濟上的概念應該是生產者、經營者用不正當手段獲取超過合理利潤幅度的行為。
儘管銀行家高呼受屈,但全國人大財政經濟委員會副主任委員吳曉靈稱,「中國銀行業巨額的利潤的確有不合理的地方(例如收費不透明)……」中國進出口銀行董事長李若谷即大喊,「不對!她不清楚情況!」李若谷說,商業銀行有一個責任,銀行的利潤給了政府,就有錢做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