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日東北直擊】311大海嘯吞噬日本東北沿岸城市,一年前遭受過蹂躪的人間,如今仍然滿目瘡痍。宮城縣石卷市的海濱仍可看見多艘冲上岸的廢船,岩手縣的氣仙沼魚市場依然一片死寂。然而,活在廢墟中的災民知道,東北的雪季快將遠去了,春季的櫻花不久就會綻放。《蘋果》記者走訪了幾個重災區,隱隱感受到,生機正在廢土裏萌芽。
在這場浩劫中死傷最嚴重的石卷市,一年之間並沒有太多改變。爛屋、爛路,舉目皆是。但當記者漫步於一群凋敝的住房當中,赫然發現路旁豎立着一個理髮店的旋轉招牌。是鈴木理髮店,在大震災半年後原地重開。鄰居都消失了,理髮師鈴木先生偏要在這裏倒下,在這裏翻身。
災民重投工作 清理瓦礫
石卷市在海嘯中死去了3,182人,還有595人失蹤。受災最重的沿海地區,雖然瓦礫大部分清理了,但留下來的荒廢廠房與住屋,仍然觸目驚心。政府過去一年來趕工清除瓦礫,把垃圾分類集中擺放到海邊空地,廢鐵、廢木堆積如山,還未知何時完成。
參與處理瓦礫的貨車司機佐藤先生說,瓦礫清理工作至今大約只完成了一半,部份瓦礫已經運往東京處置,而這裏收集到的廢金屬,據說會輸出中國:「你們請放心,日本政府測過垃圾沒有輻射物質,才會運往中國。」佐藤災後一度失業,現在這份工作,月薪20萬日圓,比之前少了一半。
災區失業問題嚴重,能夠盡快投入工作,是災民的莫大鼓舞。在石卷市近海的湊町,房屋不是整間被海水冲走,便是冲毀得體無完膚。災民鈴木克博一家的兩間房屋,其中一間冲毀了,另一間卻奇蹟的迄立着,只有零星破損。鈴木是理髮師,理髮店前舖後居,本來經營理髮店的房子被冲毀了,用作住宿的房子則可以繼續居住。
去年9月,瓦礫清理好之後,鈴木克博把理髮店搬到原來用作居住的房子,繼續經營已有88年歷史的家族理髮店。雖然鄰居都搬走了,但知道鈴木理髮店重開,都從老遠回來幫襯。他的子女則不大贊成63歲的父親守在這片頹垣敗瓦當中,怕海嘯重來,兩老便有麻煩。
特別在夜裏,區內空無一人,格外孤寂。「以前這裏很熱鬧,現在覺得好孤獨。」但鈴木克博已決心留下來:「震災之後,很多人失去工作,但自己能夠繼續工作,還能在自己家做回老本行,太高興了。」他說:「我們日文裏有個詞語叫做故鄉,我生於斯、長於斯,不想離開。」
舊鄰居執拾舊屋回來幫襯
最難得是,已經搬到臨時屋的舊鄰居,對他的理髮功夫有信心,「他們有時回來執拾舊屋,都會順路幫襯我理髮,沒有忘記我這個理髮師」。他留意到,回來理髮的災民,心情大多仍鬱鬱不歡。他只能盡本份給客人修理好儀容,藉此減少他們的傷痛。
今天是大海嘯一周年,鈴木的心願是,災民盡快像他一樣重新找到工作,舊鄰居可以返回來重建家園。不過他知道,這個願望很難實現:「這兒三分一人都是60歲以上老人家,借貸有困難,沒錢起新的屋了,希望政府可以幫點忙吧。」
鈴木克博的願望,需要日本全國人民出力幫忙。來自東京的多木和夫,以69歲之齡身體力行,從東京前來給石卷災民打氣:「我是在這裏的大學畢業的,海嘯後一直沒空回來,現在一周年了,想來看看自己生活過的地方。」
一周年來訪石卷的還有台灣人黃重諺,他是民進黨中央黨部成員,這次來主要是考察日本的復興工作:「台灣也有地震,我想來了解一下日本災區重建工作,台灣可以吸取哪些經驗。」來到石卷,他的感受特別深:「像日本這個行政效率這麼高的國家,重建工作仍遇上這麼大的困難,可以感受到大自然的力量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