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蘋果》記者在日本大地震一周年悼念日,來到岩手縣死亡人數最多的陸前高田,見證死者家人追悼亡靈,探視曾經滅村的重災區,一年來如何自強求存。當中有悲有喜,悲的是亡者無從復生,災區百廢待興;喜的是全國人民熱情支援,復興指日可待。
《蘋果》記者日本直擊
日本時間午後2時46分,埋藏了一年的痛,這刻終於忍不住了。去年這天,大海冲毀了他們的家,帶走了他們的至親;瓦礫可以清走,傷痛無從撫平。這天他們手上端着白菊花,心裏惦記着曾經美好的時光,給早已遠去的親人再一次道別。那種痛,如同陸前高田流進大海的那條小河,似水流年。
陸前高田在大海嘯中死掉1,554人,仍有294人下落不明。海邊整個地區被洪水淹葬,傳媒都以「滅村」或「滅町」形容這裏的災情。一周年的日子,全國各地日本人都有前來悼念。市政府在陸前高田小學校前的空地搭建帳篷,舉辦「東日本大震災追悼會」。
遺屬多 擠不進追悼會
追悼會參加者除了政府官員,其餘都是311死難者的遺屬,帳篷只能容納2,800人,很多人擠在帳篷外無法進入,可見陸前高田死者家屬之眾。大會在帳篷內搭建了一個大祭壇,由無數白菊花砌成,台上豎立着一座「東日本大震災海嘯犧牲者之靈」紀念碑。
儀式在大海嘯發生的下午2時46分開始,全體肅立默哀,然後直播日本天皇的悼詞。這時候,已有人把積壓良久的哀愁釋放出來,會場內,男的女的,老的少的,都靜靜的流下淚來。有死者家屬帶來逝去親人遺像,連同一束白菊,追思他們曾經深愛的人。
一名男災民代表陸前高田死者家屬發表悼詞,他說他們在災難中喪失了至愛的家人、最親的朋友,和過往以為是理所當然的美好風景。這名遺屬本身也失去了雙親,他說自從父母死去後,家人每日都很痛苦、寂寞,至今不能忘記。但他勉勵同市災民:「生存下來的人,不能每天活在痛苦當中。將來還有一段很長的路,希望大家走下去。」
洪水遺址 鮮花遍地
陸前高田市長刀羽太致詞說:「陸前高田的復興,需要很長時間,目前還有失蹤者未尋回,災民還未能回鄉。但是我們有個目標,就是讓陸前高田將來成為大家都自豪的海港,讓所有災民都能夠回來,但願天國的鄉民會保祐我們。」追悼會的尾聲,是讓「御遺族」(即死者家屬)獻花,長長的人龍,由祭壇排到帳篷之外,思憶連綿。
其實昨天全個陸前高田市都是追悼會,記者上午到來,在一年前被洪水淹沒之處,發現遍地都是鮮花,是死者家屬、朋友,甚至素昧平生者放下的鮮花。21歲的浦野耕平一個人從東京駕車前來,每到一個受災城市,都放下鮮花致哀。
早上駛進陸前高田的汽車絡繹不絕,佐藤先生一家五口從山上回到舊居原址拜祭亡母,去年海嘯時,他也在場,警報響起時,母親認為巨浪不會翻到她們家那麼遠,堅拒不逃跑,他只好自己離開,結果母親連同房屋淹沒於洪水之中。
佐藤家被冲去的屋子,辛辛苦苦供了十年,才剛好供滿,就被海嘯毀掉了。這日他們重來,除了祭祀亡母,還在遺址植上兩棵小樹,又在樹上張掛起燈飾。佐藤太太說:「這裏入夜之後太漆黑了,我們想帶回一點亮光,多點光,就是多點希望。」同在昨晨前來路祭的小野寺淳,災難中失去了父母。他在這裏成長,雖然後多災民都渴望在災區重建家園,但他說自己不想回來住了:「一年了,我始終不能接受這裏發生的事。」小野家帶來的祭品,很快便遭兩隻烏鴉飛來啄食,「你看,爺爺回來吃東西喇。」小野寺淳的兒子喃喃的說。
高田町本來是個融洽的小社區,要追憶的親友實在太多了。菅野幾夫和太太貴榮子帶同香燭與佛珠,憑記憶尋回舊居,逐家逐戶的路祭。
「我最好的朋友都死光了。」菅野幾夫慨嘆,他說很想高田町能回復昔日面貌,但他笑着說:「我知道沒有這個可能。」他與太太走到鄰居的遺址,跪下獻上香燭,太太貴榮子向着一片廢土輕輕說了一聲:「謝謝。」然後兩行眼淚就湧出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