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見誠:靈性上的得着和突破 - 李德誠

開心見誠:靈性上的得着和突破 - 李德誠

B女士患了抑鬱症七年,她一直在公立醫院跟進接受藥物治療,服用簡單的抗抑鬱藥後,病情轉好了,情緒穩定下來,抑鬱和煩躁也減少了,但仍然缺乏動力,專注力很差。生活上簡單的工作尚能應付,但複雜的工作卻有困難,經朋友介紹下找我幫忙。
我翻看她的病歷,發覺她只曾服用藥力較輕微的抗抑鬱藥,雖然病情沒有惡化,卻康復得「半桶水」。我替她換了藥力較強的抗抑鬱藥,不到數星期,病情明顯好轉,她也很高興,我也因為能幫到她感到很滿意。
新年過後她來覆診時,更高興地告訴我今年能成功弄一餐團年飯。過去數年,她煮一頓飯後已感到很疲累,視之為一件苦差,往往說翌年不再煮。今年她卻說明天一定要再煮團年飯,因為她很享受一家人坐在一起吃團年飯的氣氛和開心的感覺。我作為醫生自然沾沾自喜,不過經我細問,她之所以心情舒暢,多了一份動力,原來是她從禪修公案中領悟了一些人生道理,放下從前的執着。作為醫生,我當然希望病人是因為我處方了正確的藥,令她的動力和專注力都有改善,這也是書本上的真憑實據,但病人在靈性上的修為和突破可能比服藥更重要。
我記得以前在公立醫院在不特別忙碌的日子,每星期還勉強能抽出一小時為病人做心理治療,一名病人經我替她進行心理治療一年後,她的情緒病康復了。在最後一節治療裏,我問她甚麼令她康復過來,當時滿以為她會答謝我,但最後她告訴我,她因為信了神,是神帶領她勝過抑鬱。
在醫生角度,病人病因和痊癒,不外乎是生理、心理和社會因素,只要藥到病除,加上悉心的照顧和成功解決病人生活困擾,問題便會迎刃而解。但可能在病人來說,除此以外,靈性上的得着和突破也是同樣重要。

精神科專科醫生 李德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