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度失聰的勞恩慈(圖),小學時在主流學校受盡歧視,最終發奮升上大學,計劃明年到英國攻讀碩士。她昨獲頒殘疾學生海外研究生獎學金,約有28.3萬元。她希望將來加入政府改革教育制度。正就讀浸會大學英語語言文學系三年級的勞恩慈自少聽力有問題,10歲時家逢巨變,更因太傷心而失聰;「當時好絕望,我好鐘意音樂、彈琴,點解上天要咁懲罰我呢?」她堅持留在原校聖保祿小學讀書,卻被同學孤立、老師指摘上堂不專心,「要靠讀唇去估老師意思,默書幾乎次次零分」。
母親鼓勵 發奮讀書
幸她小五時受班主任及母親鼓勵,發奮讀書,最後會考及高考的成績都不俗,入讀浸大。勞在大學獲得首個獎學金到英交流,信心大增,成為人生轉捩點。只餘一邊聽力的她表示,明白教育很重要,「老師遇到有困難的學生,應該去幫助而唔係去打擊」。她計劃畢業後到英國牛津大學讀英文碩士,將來回港考政務官,期望改革本港填鴨式教育制度。今年有約850名學生獲頒尤德獎學金,各項計劃獎學金由1,000元至每年最多28.3萬元。《蘋果》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