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地的順口溜、小品、相聲,過往不乏諷刺官場的佳作,並堂而皇之地登上中央電視台的晚會、各大網站。但在當局的封殺之下,嘲笑官員、針砭時弊的作品越來越少,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會上發言時也少了可引用的振聾發聵的金句。近日難得有段頗受歡迎的小品劇本,又狠狠地刺了一下官員和人大代表。
今年退出央視春節晚會的小品演員趙本山,曾與范偉、高秀敏組成「鐵三角」,在2001年至2005年聯袂演出《賣拐》、《賣車》、《功夫》等頗受歡迎的小品。網民的新作模仿的就是這些小品的格式:「趙本山:請聽題,中國當官要精通哪四種語言?范偉:英語、法語、俄語和日語。高秀敏:錯!假話、空話、大話和套話。」
官員超編問題未解決
中紀委前副書記劉錫榮近日在全國人大會議上批評內地官員嚴重超編時,披露四年來公務員已增加到1,000萬人,並感嘆「老百姓再勤勞也養不起這麼多官」。耐人尋味的是,2003年溫家寶出任總理後在第一次記者會上就提出這個問題,還引起御用學者之間、傳媒之間的大論戰。如今,溫家寶的任期只餘一年,這個問題不只未得到解決,反而還在惡化。
中國的官員究竟有幾多?官方的統計、代表的披露,都不脫「假話、空話、大話和套話」四種語言。在他們的定義中,公務員只是狹義的政府機關人員,但由財政供養的,即由老百姓供養的,還包括中共各級黨委、民主黨派、社會團體等機構的人員,他們都有與政府官員對等的級別、薪酬,據說總人數屬國家機密,坊間傳聞則為4,000萬人,是劉錫榮所說的四倍。
看來,無論溫家寶、劉錫榮,還是兩會代表、委員,都是深諳中國官場四種語言的。難怪網民創作的小品要以此作結:「趙本山:請聽題,有一個人經常要代表你說話,但你從來沒有見過面,為什麼?范偉:是私生子他親爹。高秀敏:錯!是人大代表,不認識你也要代表。」
李平
電郵:mailto:[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