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一災區,同樣來自中國,同時開設中華料理餐館,來自香港和廣東的周健良與張志彪,卻好像分別生活在地獄與天堂。災後一年,一個說是最壞的時候,一個說是最好的時候。他們唯一的共通點就是,浩劫來了,仍然死守日本,沒有離棄核輻射與大地震雙重打擊的仙台。
搶修基建人員帶旺消費
「呢度生意比地震前仲好咗。」仙台市購物區國分町中華料理美香園老闆張志彪說。他解釋,過去一年,全國各地開往東北災區搶修基建設施的人員,大多以仙台為中轉站,帶旺了仙台的消費,「佢哋大多數係政府部門派來嘅,使得起錢。」
張志彪自言,美香園是因為禍得福,他還打着經濟學家的腔,說90年代阪神大地震之後,廣泛區域要重建,大興土木,令日本經濟一度復興,這次日本東北大海嘯,相信一樣會因重建而帶動經濟。即使他的分析錯誤,張志彪也矢言不會棄守日本:「我已經入籍咗日本,老婆係日本人,所有身家都投資呢度,甩唔到身㗎喇。」
儘管生意轉旺,但經營成本也因震災上漲了。「因為東北海產供應少咗,啲貨貴咗兩成至一倍,漲價最多係海帶。」張志彪惟有用外國貨補充,包括菲律賓和韓國的海產,「入口貨冇日本本地海產咁靚,但係客人食唔出。」
公司執笠 生意跌幾成
同在仙台市,在寫字樓區經營的「周香港飯店」,生意卻一落千丈。「呢度比震災前淡咗好多,因為好多公司喺地震後搬走咗或者執笠,生意跌咗幾成。」老闆周健良說。周老闆是香港人,仍然持有香港居民身分。去年3月,適逢是周香港飯店開業十周年,卻遇上大海嘯「贈興」,人算不如天算。
飯店最近停業了兩周,更換地板。周老闆說,去年地震後,懷疑大廈水管爆裂滲水,飯店一直被不明來歷的滲水問題困擾,花錢找人來檢查,仍然找不出滲漏來源。花了這麼多心血,堅持守在仙台,周健良這一年來一直內心忐忑:「我都唔知道,留喺度係啱定錯。我最驚日本政府不斷舉債,將來好似希臘咁破產。唉!唔使驚嘅,我又唔係日本人,到時候最多講拜拜囉。」
「周香港」這道招牌,是周健良兩夫婦一起用心血打拼出來的。同是香港人的周太,留守日本的決心比老公更大。「屋企人成日叫我返香港發展,但係我哋花咗好大心血先有今日嘅日子,一下子真係放唔低。」大海嘯快將一周年,周太有感而發的說:「災情總算穩定番落來,其實最緊要一家平安,生意差咗咪差咗囉,又唔係得自己係咁。食得幾多得幾多,做人樂觀啲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