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有四十多座天后廟。但凡昔日有漁民聚居的地方,都建有供奉天后,祈求天后娘娘保佑的地方。
漁民出海捕魚,每天都要面對很多不能逆料、非人力所能支配的因素。同一個地點,同一樣的潮汐,同一樣的漁具,一天可以滿載而歸,另一天卻可能一無所獲。一葉扁舟,在大海汪洋中,漁夫最能體驗大自然的力量,風雲驟變,起風浪的日子,更加感到自已的渺小。
演藝界也重祈福。電影、電視劇開鏡,演唱會、粵劇開鑼,都要拜神,上香,斬燒豬,祈求演出順利。舞台上的演出極靠臨場的發揮。就算練習得極純熟、綵排時極完美,演出的時候仍會擔心「發台瘟」,神推鬼使地走錯位,錯板,走音、忘記歌詞,甚至失聲。故此在戲棚上有林林總總的傳統和禁忌。比方說,粵劇老倌的衣箱不能亂坐,閒人坐上去是犯忌的。
哪科的醫生最「信邪」?你猜對了,是外科醫生!
人體不是機器。手術的成敗,不光靠主刀醫生的「功夫」。十分順利的手術,仍可以發生極嚴重的併發症。但有時手術過程驚濤駭浪,復元卻往往一帆風順,「輕舟已過萬重山」。最先進的儀器,最精湛的技術,歸根究柢到頭來也只是「盡人事而聽天命」而已矣!
下次各位碰到當外科醫生的朋友,切不要恭祝他「發達」或「發財」,外科醫生最忌諱傷口發炎呢!
鍾尚志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