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獅子山隧道自67年通車以來發生首宗地底三級火,鋪設於管道底逾40年保護食水管外面的瀝青布嚴重老化,水務署昨凌晨進行復修,其中一水管瀝青面突起火,隧道底頓變「煉獄火爐」,35名外判工被烈燄濃煙夾攻,幸及時逃離火海,無人受傷。逾百消防撲救9小時始將火警撲熄。管道亦石屎剝落及鋼筋外露,要實施單管雙程行車,交通大癱瘓,預計下周一才能解封。記者:黃通蜀、簡明恩、黎志偉、溫瑞麟
水務署高級駐地盤工程師梁炳富對火警感「疑惑」,他表示維修工程是在現有的瀝青面鋪上保護層,不需要明火,瀝青布亦非易燃物料,初步不排除電線短路,或有工人吸煙引致火警,但仍需進一步調查。水務署助理處長梁永廉就工程引致火警,造成交通擠塞,向市民道歉。
消防出動140人撲救
全長1.42公里的獅隧,管道地底共鋪設五條直徑1.25米大食水管,三條於往九龍地底,新界方向有兩條,主要將船灣淡水湖食水連接至港九市區,是本港主要供水命脈之一;鋪設水管的地底離管道路面約3米深,食水管架設於地底1.3米深位置,地底靠每隔60米一個的60厘米乘60厘米沙井蓋進出,水管由瀝青布保護,七十年代鋪設至今已嚴重老化,09年起陸續更換水管瀝青布,並於水管上多鋪一層橡膠物料,望能令水管壽命延長50年。
昨凌晨1時許,獅隧封閉往九龍管道,實施單管雙程行車,35名水務署外判工人,從管道路中心沙井蓋位進入隧道底,為其中一條水管鋪設保護層物料,至3時半,水管瀝青面突然起火,混集又黑又厚的濃煙,工人大驚紛紛逃生,幸他們通過有效的應急機制,全體工人安全撤出管道,無人傷亡,但大部份臉部、手腳熏黑,而濃煙亦從沙井冒出充斥整個隧道。
消防接報大為緊張,出動10條化學泡沫喉、10隊煙帽隊及140人撲救,同時啟用鼓風機將濃煙抽走,因火勢一發不可收拾,波及200米範圍,密封環境產生火爐高溫效應,散發高熱濃煙,令消防搶救困難,清晨6時許將火警升至三級,至中午12時30分終將火警撲熄。
火燒9小時牆身爆裂
火燒9小時令起火現場嚴重損毀,多條水管瀝青布被燒光,外牆牆身爆裂,管道熏黑一片,幸沒影響食水供應。消防調查後相信,火警源頭位右邊快線底食水管,繼而波及中間及左邊食水管,至於起火原因有待進一步調查。
路政署新界東總工程師容建宜表示,隧道地下管道有60米損毀,快線有石屎剝落及鋼筋外露,慢線的影響範圍更大,但路面無下陷,初步估計要長時間維修,會盡量爭取在下周一早上繁忙時間前重開快線,慢線需較長時間維修。運輸署已與港鐵及巴士公司商討應變方法。
獅隧起火工人逃生示意圖
1〉水務署外判工進入隧道底復修食水管瀝青面
2〉工人發現起火,火舌沿瀝青面捲至
3〉工人急忙冒着濃煙沿狹窄沙井口爬上管道
4〉在濃煙充斥環境,工人視力受阻,摸着壆邊逃離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