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凡夫這個人,活脫就是一本香港演藝文化史。
因此香港大會堂五十週年,要出版一本紀念專書,誰來執筆?最佳人選當然是周凡夫。大會堂的生日是1962年3月2日,跟香港民間第一個電影協會組織「第一映室」(StudioOne)巧合同年同月同日生。不過「第一映室」早期放映基地雖然是「大會堂劇院」,實際開始的時候仍是以市面戲院早場為主。當時「中國學生周報」電影版同時初改革,主編羅卡有一天忽然說,有個電影新組織叫「第一映室」,不過可以先觀望一下,因為他們選映了《王子復仇記》,並不怎麼樣。──回顧那段開天闢地的日子,其實「第一映室」那樣摸索起步,也很合理。剛誕生,怎麼會知道「同年同月同日生」竟會有個香港大會堂?一個民間,一個官方,籌備的時候當然是各自為政,之後,「第一映室」這才發覺,原來你在那裏!於是跟「大會堂劇院」天作之合,湊巧「法國電影新浪潮」誕生於1959,費里尼等改變作風亦在那個時候,「第一映室」創會執委用「夾錢」的方式,不計較蝕本,就不自覺竟然成為了香港新電影的啟蒙教室。
我還未看到周凡夫這本大會堂五十週年巨著,只記掛着資料浩如煙海,「第一映室」能佔篇幅幾段?「香港藝術中心」創始人何弢(音滔)先生精美的「第一映室」場刊設計,又能刊登幾幅?這個月,周凡夫會在《信報》寫「大會堂小故事」。如果你有興趣欣賞大量「第一映室」精美場刊設計,請看「杜魯福逝世20週年紀念專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