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流人生:海鷗食堂

下流人生:海鷗食堂

要拍出郭利斯馬基那種荒謬的人生和下流的社會,芬蘭這個國家也實在幫了一大忙。可不是嗎?這裏位處北緯60-70度,有四分一的地方處在北極圈內,夏天兩個多月太陽不落山,冬天變成相反烏天黑地,明明擁有「千湖之國」別稱,七成國土是森林,風景理應怡人,自殺率卻是全球最高!唉,真心一句,要我這「陽光中坑」居於這等環境當中,點會唔想死!
漫漫寒冬怎麼辦?幸好總有些吃飽飯無事做的人,郭氏就拍片,以黑色幽默化解寂寥;另一位貴為國寶的AlvarAalto,就以天然素材去造傢俬、建高樓,他模仿湖泊的曲線設計的花瓶,已成經典。擺於我家,卻長期擔當碎銀兜。
對經常嚷着要去哥本哈根尋找家具設計源頭的小朋友,我常常提醒他們芬蘭首都赫爾辛基雖小,但那種「生活在設計當中」的感覺卻隨處可見。沒本事即刻動身北上的設計迷,惟有一睹日本電影《海鷗食堂》,故事簡單一句講晒:「一個日本女人去赫爾辛基開餐廳」,但設計色彩盡在片內細眉細眼處,比如Aalto'sAcademicBookshop裏的咖啡室、餐廳裏的Aalto桌椅、餐枱上的Iittala的蠟燭器皿和廚房裏的Sarpaneva生鐵煲、女士們身上的Marimekko連身裙等,罕有地把芬蘭明媚的一面刻劃透徹。拿來與郭氏作品相提並論,絕對屬於黑白相配,諺語不是有句,「先死而後生」的嗎?
(芬蘭.下)

作者:曾凡

前《號外》主編,既然攀不上上流,惟有專注在下流